-
玩燈和吃湯圓是元宵節最重要的習俗。小時候我玩過采蓮船、竹馬,但印象最深的是七八歲那年元宵節玩高臺芯子。……
-
比起元宵節,我們方言中更傾向于稱呼為十五,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十五的燈火。……
-
父親下崗后,租了鄉供銷社的舊址,開雜貨店為生。彼時鄉村住戶尚多,人們對節日很重視,多少置辦些東西。于是每到年節,格外忙碌。母親、姐姐和我都得為這小小店……
-
在以前的鄉村,元宵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和春節不相上下,鄉親們看得很重。……
-
正月就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
-
生命中,總有那么幾件事讓你追憶。猶如河流中的幾朵浪花,平淡而又美麗。……
-
從小就牽著外婆的手到處溜達,守在兩個舅舅家中“蹭”飯,這段記憶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里。……
-
昨天早晨九點,我在石泉向陽路鼎尚門口等人,看一位老頭正在擺攤,是賣書的,還有裝框好的畫。……
-
異鄉打工二十多年了,正出臘歸,已成為一種不變模式。對于許多像我一樣遠涉千里,飽受別離之苦的打工人而言,從春到冬的時間是那樣的漫長,難耐。因此,回家便成……
-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應該都記得殺年豬的情境。對于農村人來說,殺年豬是一件非常莊重的大事,它既寓示著對本年度的總結,又表達了對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所……
-
記憶中對年的盼望應該是從農歷冬月開始的。……
-
李永明
項老漢躺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念對老大老二嘮叨著,讓遠在外地的三弟回家過年。老大老二邊應聲邊撥打電話,對方提示無人接聽,接下就是長長的忙音。項老……
-
高久進
1995年退役后來到蘇州,后來又把自己“嫁”到蘇州。多年來,外甥女或者侄子都習慣在過年前通過快遞給我郵寄一壺柿子酒。盡管我不怎么喝酒,特別是多年前……
-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月窮歲盡之日,除夕守夜,一家人團團圓圓,原本是普通人一份最樸素的愿望。但于我而言,卻近乎奢侈。“百姓過節,警察過關。”自從一腳……
-
由于受父輩的影響,我從小就成了忠實的戲迷,十一二歲時曾幻想著有一天能和父親一樣進入劇團當一名演員,可上天并沒有眷顧我,現實里的自己根本就沒有唱戲的天賦……
-
2020年是奉獻且感恩的一年,這一年新冠病毒肆虐中華大地,黨委政府及時響應做出指揮、白衣天使沖鋒陷陣、黨員干部不辭勞苦奉獻在一線;2020是珍惜且幸福的一年,……
-
我和丈夫結婚后,按照傳統習俗和慣例,要到雙方要緊親戚家去認親拜年。去時一般要拿四樣禮品,也叫四水人情。……
-
“南甜北咸東辣西酸”,煎炒煮炸焗蒸燜燉,吃是煙火俗事兒,但更是逢年過節的大事兒,日子不論殷實還是平淡,過年的吃食是萬萬不能馬虎的,一年的辛苦勞累,不能……
-
我剛回來的第二天,村子里就下起了大雪。……
-
鎮坪臘肉不僅是新年的味道,更是故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家的味道。……
-
中國人最講究團團圓圓,團圓意味著圓滿。一年之中最幸福的事莫過于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吃頓團圓年夜飯。……
-
一江,一城,憶時光,這大抵就是老城在歲月更迭中從一磚一瓦間散發的無窮魅力。逐漸從社會發展中淡化出去的百家小院、空間狹長又低矮的老房子、紅磚青瓦下的老家……
-
早聽同事說,我在鎮坪有塊田,那塊田在美麗的坪寶,我是多么盼望早點去田間地頭看看。臘八節過后的一天,利用駐市扶貧局紀檢組在鎮坪開展工作的機會,我帶著市慈……
-
我的老家位于平利縣城與安康市城之間,縣城位置偏高,所以到縣城就叫上平利;而市城位居下方,所以到市城就叫下安康。……
-
當時間從并不寬大的指縫間悄然溜走,站在歲月的中點,人生的枝頭不管是碩果累累,還是蕭瑟荒涼,我們都已褪去了年少的青澀,收斂了鋒芒,變得現實和務實起來。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