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賢會
我雖然沒有在供銷社上過一天班,但是我卻與供銷社有著難解難分的情緣。
小時候,位于鄉政府下邊的供銷社是個神奇而又令人充滿期待的地方,那里有無盡的“寶藏”;ɑňG綠的糖果,琳瑯滿目的百貨,多姿多彩的糕點,整齊有序的布匹,精致大方的手工畫,有的需要憑票供應,有的要大清早起來排隊才能買到,“發展經濟,保障供給”幾個鮮紅的大字始終在腦海中閃耀,讓我們時時刻刻心存向往。
那時候物質生活極度匱乏,加之大多數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小孩子們對于零食的渴望總是難以滿足,能去趟供銷社“逛一逛”感覺像是過節時的專屬福利。每次走進供銷社,就像走進輝煌的殿堂,我總是踮起腳跟,用力伸長脖子向高高的柜臺里面看去,眼睛始終不愿離開那些誘人的糖果、飄香的瓜子、好看的文具盒。大人讓去供銷社買鹽買針線、灌油打醬油的活,我們兄弟姐妹都爭著去,其實心里有不愿說破的小算盤,期盼著多剩幾分硬幣,給自己買零食,當年求著父母帶自己去供銷社的哭泣場景,至今都深深地留在記憶中,讓我在閑暇時,經常懷念起那些童年的點點滴滴。
參加工作后,我和供銷社的聯系更緊密了。我所在的安康縣工業品采購供應站集副食、百貨、針織、五金、食鹽批發為一體,負責安康縣西部23個鄉的工業品供應工作,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年營業額已達到5000多萬元,當時每個鄉供銷社都在我們單位派有專職采購員,想方設法為自己所在的供銷社采購到急需物資,記得那時自行車、手表、食鹽煙和名酒都是俏貨,進的貨剛拉到庫房,就被各供銷社分完了,我那時在副食批發部當出納,每天來單位開票進貨的人也很多,當時鈔票最大面額是10元的,一天要收滿滿兩抽屜,我經常擔心不小心收到假錢,也擔心賬款不符自己賠錢。在工業品采購供應站工作期間,我認識了好多供銷社的干部職工,經常被他們勤奮敬業、吃苦耐勞、誠實守信精神所打動,感覺能夠為供銷社行業出點力是一件驕傲和高興的事情。
可以說,計劃經濟時期,供銷社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廣袤的農村,農民所需要的日用百貨、油鹽醬醋、五金針織、化肥農藥、農資農具,完全依靠供銷社這個流通渠道,供應到千家萬戶。與此同時,供銷社再把農民家里生產的雞蛋、藥材、棉花等重要物資一斤一兩收購起來,進行挑選加工、包裝運輸,送到了需要送去的地方。就是這樣一支不辭辛勞、不論白天黑夜、不管刮風下雨、默默奉獻的群體,為當時百姓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的一個表叔,叫劉自陽,是一位40年如一日奮斗在供銷社戰線上的“老革命”,他從農村基層供銷社一步一步干到漢濱區供銷社主任的位置,親身經歷和見證了供銷社的興衰沉浮。他說,進入新時代,全國供銷總社主持倡導的“四項改造”“新網工程”等重大舉措為供銷社發展增添了生機與活力,各級黨委、政府相繼出臺了深化供銷社改革的文件,確定了扶持供銷社發展的優惠政策,為供銷社事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漢濱供銷系統干部職工遵循“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立足服務“三農”、參與市場競爭、搞活商品流通,連鎖配送、農超對接等新興業態在漢濱供銷社落地生根,新開辦的供銷e家、供銷社832扶貧超市等線上線下平臺,在擴大農業生產資料、日用消費品購銷的同時,打破區域行業界限,發揮資源優勢,把秦巴山區的農產品推向全國各地,整個供銷系統呈現出空前繁榮、人氣財氣旺盛的局面,發揮了其他經濟組織不可替代的作用。
歲月輪轉,光陰如梭。如今供銷社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勤勞智慧的供銷社人,正以自強、競爭、拼搏、奮斗的精神,昂揚向上的姿態,擂響時代的戰鼓,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愿供銷社的明天更加光輝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