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浩軒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也是干事創業的“前沿陣地”,基層宣傳絕非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是凝聚民心、激發活力、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是激活基層干事動能、筑牢執政根基的“金鑰匙”,其時代價值與現實意義愈發凸顯。
基層宣傳是破除“干多干少一個樣”僵局的“催化劑”。讓每一份堅守都被看見、每一份付出都被尊重,當“默默無聞”的奉獻綻放出耀眼的光芒,便能有效激發基層干部內生動力,讓干事創業的氛圍愈發濃厚。基層干部身處服務群眾的最前沿,面臨工作壓力大、上升渠道窄等現實挑戰,難免產生“前途迷茫、干事乏力”的困惑。當干部的實績登上報紙,當家人因“孩子的工作被認可”而自豪,當孩子因“爸爸上了新聞”而驕傲,這種源于家庭與社會的認同感,遠比物質獎勵更能直抵人心。宣傳讓“看不見的付出”變成“看得見的光榮”,讓基層干部在平凡崗位上找到價值歸屬。
基層宣傳是凝聚干群合力的“黏合劑”,更是推動發展的“助推器”。群眾對政府的認知,從來不是源于宏大標語,而是來自身邊干部的點滴行動。把幫群眾代辦手續、解決農產品滯銷等“暖心微事”用接地氣的語言傳播出去,既能不斷拉近干群距離、筑牢信任根基,又能讓基層干部在群眾的認可中獲得干事底氣。同時,基層宣傳若能緊扣政策導向、立足基層實際,精準捕捉政策與實情的結合點,便能讓政策紅利更好地落地生根。
做好基層宣傳,沒有捷徑可走,關鍵在于“腳勤、眼尖、心熱”。腳下沾有多少泥土,筆下就有多少真情;眼中能辨多少微光,文中就有多少力量;心中裝著多少群眾,宣傳就有多少溫度。要充分發揮基層宣傳的“軟實力”,以典型為鏡、以真情為筆,讓干事創業的熱情在基層持續奔涌,讓基層聲音傳得更開、更遠、更深入人心。
(作者單位:瓦廟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