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牢靠安全有效 |
記者 鄭運祥短 評基層應急是災害風險和損失的第一道防線,也是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的基礎和建設重點。新時期以來,我市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長足發展,但隨著工作標準、工作質量要求的提高,實際中也還存在不少不適應、不配套、不落實的體制機制問題,亟需統籌深化解決。近年來,我市各地各部門......[更多詳細] |
|
向著更優更強躍升 |
我市在2020年艱難考驗之年,頑強拼搏、奮勇向前,以優異成績奪取了省考優勝,這是喜訊,是進入“十四五”安康擂響的最強戰鼓,這是激勵,是新的沖鋒號角;這是對過去不平凡的2020年最好的總結,也是對爭先創優的安康站位新階段、踐行新理念、構建新格局目標、勇氣、實踐的再強化。優勝之譽十......[更多詳細] |
|
“三個堅持”做好“四史”宣傳教育 |
□ 張波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對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作出安排部署。筆者認為,基層做好“四史”宣傳教育應做到“三個堅持”。堅持“有的放矢”。要推動“四史”宣傳教育活動......[更多詳細] |
|
從黨史中汲取為民服務的智慧 |
□ 周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要強化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首先是立足本職崗位為人民服務,發揮好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還要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史是不斷為人民奮斗......[更多詳細] |
|
學好黨史增信心 |
□ 包靜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黨領導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進行的探索史、奮斗史、創業史,是一部生動的鮮活的教科書。筆者細細品讀了這本內涵豐富、人物鮮活、情節曲折的書,感觸頗深、收獲滿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他堅貞......[更多詳細] |
|
信訪工作要有為民情懷 |
□ 王青青信訪工作本質是群眾工作,做好信訪工作要有為民情懷,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把信訪群眾當“家人”,要把信訪之事當“家事”,要把信訪工作當“家業”。信訪工作是黨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連心橋”,要把信訪群眾當“家人”,就要樹立為民情懷,提高政治......[更多詳細] |
|
立起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好“樣子” |
□ 石曉紅黨員是黨肌體的細胞,細胞活則肌體健,黨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事關黨的形象。那么,新時代的黨員應該是什么樣子呢?身為共產黨員,就要比群眾覺悟更高、做得更好,要做到平時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時刻沖得上去。堅守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共產......[更多詳細] |
|
用“培訓+”賦能勞務經濟 |
記者 李靜勞務經濟是人口大國的中國特征。作為勞務大市,勞務經濟始終伴隨安康改革開放以來長足可持續發展,為農村脫貧攻堅、剩余勞動力轉移注入持久動力。進入鄉村振興新的發展階段,勞務經濟依然作為鄉村重要經濟形態長期存在,是促進農民增收、促推農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鄉村振興的關鍵......[更多詳細] |
|
讓黨的光輝凝聚起奮進力量 |
□ 葉立剛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對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開展“四史”宣傳教育作出安排部署。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要以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完整、準確、全面把握重要......[更多詳細] |
|
政務服務“優”無止境 |
記者 李靜短 評漢陰以標準引領打造政務服務“樣板間”,是我市各地針對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又一輪新的探索。政務服務也是生產力,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共同構成生產力發展合力。政務服務質量決定制度交易成本,制度規范化程度決定發展環境,發展環境決定發展活力。安康新時代以來長足發展,最大的......[更多詳細] |
|
為群眾貼心辦實事 |
□ 葉立剛當前,少數單位和部門雖有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迫切愿望,但缺乏科學調研和為群眾服務的持久性,熱一陣冷一陣,緊一陣松一陣,甚至把“我為群眾辦實事”當做“花架子”擺飾,僅僅展示為民辦事的“姿態”,甚至把“我為群眾辦實事”當作一陣“風”,這種做法必須引起高度警醒。“從......[更多詳細] |
|
讓“鄉賢+”更好加出鄉村新氣象 |
記者 朱潔短 評在鄉村發展中引入鄉賢治理,是我市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不斷探索與強化的鄉村治理“土辦法”,實踐證明,“土辦法”成大事,“土單方”治大病,幾年來,我市鄉賢治理模式日益完善,發揮作用越來越好。從注重發揮個體鄉賢、能人參與鄉村治理建設的微觀作用,到積極促進鄉賢組......[更多詳細] |
|
“共生農業”好處多 |
記者 吳昌勇短 評我國五千年農耕文明,創造出把“農業做出花來”的大智慧。間作套種、立體農業、節水農業、種養配套、“四季田園”、循環農業等等。現代農業的認知其實很簡單,就是市場+成品+循環,種養加共生、一二三產共生、地上地下共生、水旱共生、種植養殖共生——在秦巴山區......[更多詳細] |
|
青年一代應堪擔重任矢志奮斗 |
□ 楊雨莎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青年的殷切期盼,為青年干部的成長指明了奮斗方向。立凌云之大志。華夏民族的歷史長卷中,從不缺“俱懷鴻......[更多詳細] |
|
黨員干部要從中醫的角度做好群眾基層工作 |
劉成軍
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扎根基層,多磨礪、經風霜,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在基層工作中,我們要切實發揚中醫學的優良傳統,從“望、聞、問、切”的“四診”療法中汲取智慧,對癥下藥、刮骨療毒,實現藥到病除,從而增強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從而有效保障......[更多詳細] |
|
聚焦全產業鏈優勢 期待涌現隨之而來 |
□ 黨信朋電子產品最初在安康社區工廠出現時,是一些返鄉創業青年組織二、三十人的社區居民,進行一些繞線圈、做喇叭、數據線加工等。這些工廠規模不大、產值不高,更屬于社會日常議論的“兩頭在外”,并不怎么引人注意,從業者也不敢有太宏大的遠景展望和規劃。去年疫情發生以來,隨著電子信......[更多詳細] |
|
黨史學習教育要善用紅色資源 |
□ 黃妮在全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一大批黨史題材的紅色電影作品,給學黨史提供了生動的教材。廣大黨員干部要用好、用活紅色電影,切實發揮紅色資源作用,更好地積蓄前行的力量。靈活放映形式,當好學習黨史的“引導者”。作為文化惠民工程之一的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是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更多詳細] |
|
在進退留轉中堅守好精神家園 |
□ 黃云慧今年是集中換屆之年,各級干部的進退留轉必不可免。這既考驗著黨員干部的黨性覺悟和胸襟氣度,也直接關系換屆風氣和政治生態。廣大黨員干部當保持政治定力,正確對待進退留轉,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堅守好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才能經得起黨和人民的檢驗。一心向黨講政治,當好政治上的......[更多詳細] |
|
黨員干部言行上要有“四向” |
□ 陳新廣今年適逢建黨100周年,筆者有幸到革命圣地延安參加了黨史學習教育培訓班。短短七天時間,幾場專題教學,多處現場講學,印在腦海,久久難忘。在筆者看來,延安行是黨性矯正之旅,提醒黨員干部言行上要有“四向”。對黨忠誠,精神向上。回首革命時期,正是有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情......[更多詳細] |
|
黨心引著人心走 |
□ 羅偉歷史的車輪呼嘯而過,彈指一揮間,我們迎來建黨100周年。100年間,中國共產黨引領著人民奮力從黑暗走向黎明,創造出一個個人間奇跡,書寫出一卷卷時代華章,鑄就了一座座歷史豐碑……回望來路,在96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上,中國共產黨如星火之輝,漸成燎原之勢。100年前的啟......[更多詳細] |
|
賡續精神譜系 知責擔責履責 |
(紫陽縣委巡察辦 田厚銳)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黨同人民心連心、共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百年歲月里,無數革命先烈和偉大建設者們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為民情懷,前仆后繼、舍生忘死,續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華章。百年華誕頌黨恩,學習黨史踐我行。青年黨......[更多詳細] |
|
在學史知史中“標注”初心使命 |
□ 任雪姣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一個國家發展軌跡的忠實記錄,是一種文明繁衍生息的堅定傳承,是一個時代滄桑巨變的偉大見證。在歷史中我們可以追尋一個民族、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精神脈絡,也可以體會一段經歷、一份成長、一種堅守的厚重力量。當今之中國正處在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歷......[更多詳細] |
|
讓秸稈“燒”出新財富 |
記者 吳昌勇短 評夏種夏收,再逢秸稈焚燒“冒黑煙”的老話題。顯然,田間地頭的“一把火”,不光為青山碧水的好生態“抹黑”,也讓各地政府為此燒心。“地里冒黑煙,拘留十五天。”近些年來,一系列剛性舉措的出臺,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種震懾,也讓群眾逐步從“不敢燒”向“不想燒”行為自覺......[更多詳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