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吳亞君 陳雅欣
勞動競賽激發創新活力、產改試點企業縱深推進、職工文體活動蓬勃開展……今年以來,漢濱區著力在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等領域創新探索,推動了全區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簡稱產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產改對于瀘康酒業大曲酒車間工藝技術科員工周張瑜來說,是技能得到提升。雖然才進入公司一年多,但她已經成為科室骨干。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的她,進入公司后就由老同志手把手教,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她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業務工作得心應手。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為提高職工技能,培養工匠人才,陜西瀘康酒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會在職工中廣泛開展“工匠之星”“匠心班組”等創優爭先活動,打造了一支思想過硬、技術精湛的瀘康鐵軍。近年來,常態化開展“貼標技能比賽”“釀酒比武”等競賽活動,使各項成品酒原材料消耗降低了2%,釀酒車間出酒率提高了3%,成品酒入庫合格率達到100%。通過“師帶徒”“走出去、引進來”等培訓活動,累計培養高級品酒師8人、釀酒師11人,其他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共106人;樹立了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鄒武康為代表的先進典型標桿,以“全國工人先鋒號”成品車間二班班組為典范,激勵廣大黨員職工愛崗敬業、追趕超越。
90后研究生牟戈一畢業就來到了陜西建工(安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工作,產改對他來說,是為企業創新創效帶來的成就感。作為《安康地區特色綠色裝配式便民服務站設計及生產技術研究》課題組副組長,他負責制定研發課題大綱,撰寫項目申報書并向住建部門匯報答辯。項目成功立項后組織項目實施并參與重點環節具體工作,項目當前形成科技論文1篇、專利2篇,相關產品已實現成果轉化。個人還獲聘陜西省建筑節能與墻體發展應用技術中心青年專家和安康市科技創業導師。
近年來,陜西建工(安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積極發揮自身優勢,認真執行產改要求,結合自身實際,走出了一條裝配式產業工人培養之路。公司堅持思想引領,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激發產業工人的凝聚力、創造力。公司每周五常態化開展“每周一課”培訓,從專業技能、綜合素養、安全意識等方面提升業務能力,打造了一支專業的裝配式產業工人隊伍,先后有兩人榮獲“金州工匠”榮譽稱號。截至目前,公司裝配式產業工人實現全員持證上崗,人均產值突破100萬元。
產業工人的獲得感不僅體現在技能提升上,還體現在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上。近年來,全區產改工作專班成員單位、各有關部門和基層工會累計開展宣講宣教活動800余場次,參與職工群眾2.3萬人次。中國工會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后,區總工會成立漢濱工會“先鋒號”宣講團,到各級工會開展宣講80余場次,邀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榮榮進園區企業、車間班組、村(社區)開展宣講活動。改造提升區工人文化宮、區總工會職工文體中心等陣地,免費接待服務職工群眾1.5萬余人次,指導基層工會建設職工之家、職工書屋等近100個。
隨著產改的深入推進,一批批產業工人成長為工匠人才,活躍在各個戰線,帶領一線工人建功立業。漢濱區在企業、產業工人群體中培樹各級勞模、工匠、勞動獎章8人、勞動獎狀2個、工人先鋒號6個。
產改服務發展大局,不僅要全面覆蓋,還要精準發力。漢濱區聚焦五里工業集中區和“三新組織”領域,以開展集中建會入會活動等形式帶動企業建會。堅持以行業黨組織為抓手,帶動商會會員單位、社團組織、非公企業建會入會工作。近三年,全區新建企業工會58家,發展會員3800余名,其中產業工人占比75%,工會組織在產業工人中的組織覆蓋面、工作覆蓋面、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
“近年來,漢濱區將產改納入全區發展大局,立足產業發展需要,厚植產業工人成長成才沃土,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多措并舉打出組合拳,統籌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和保持隊伍壯大穩定,推動產改工作向縱深發展。下一步,我們將乘勢推進、扎實工作,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著力打造產改漢濱樣板,為奮力推進漢濱舞龍頭走前列引領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漢濱區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陳俊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