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的“微信十條”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4日對外發布《互聯網用戶賬號名稱管理規定》(簡稱“賬號十條”)。“賬號十條”對公眾使用微博、微信等上網賬號名稱、頭像和簡介進行規范,明確提出網上昵稱不準違反法律、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侮辱誹謗他人等“九不準”。“賬號十條”規定,對冒用、關聯機構或社會名人注冊賬號名稱的,互聯網企業應當注銷其賬號。
【現狀】 公號假冒紀委巡視組
據國家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負責人徐豐介紹,中國網民規模世界第一,賬號亂象日益突出。
他表示,有的賬號假冒黨政機關誤導公眾,如“中紀委巡視組”、“地方巡視組舉報平臺”;有的假冒媒體發布虛假新聞,如“人民曰(yue)報”;有的冒用他人身份,侵害個人合法權益。此外,還有假冒名人包括外國元首,如“普京”、“奧巴馬”;有的名稱和頭像包含淫穢色情內容,甚至公然招嫖;有的賬號在簡介中傳播暴恐、聚賭、涉毒等違法信息,如“槍械軍火商”、“鄉村賭場”。
徐豐表示,這些亂象污染網絡生態,侵害公眾利益,嚴重違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社會公害,整治賬號亂象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