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戶連心一家親 ——鎮坪縣開展干部聯戶貼心服務工作掃描
通訊員 陳超
今年4月,家住鎮坪縣城關鎮廣場社區的王祖英老人了卻了一個多年的心愿,那就是自己年久失修的老房子不僅裝上了樓梯護欄,而且經常漏雨的石瓦屋頂也重新進行了翻蓋。王老太太說:“這兩個問題解決了,我覺都睡得安穩些了!”
了卻王祖英老人心愿的人叫丁繼軍,鎮坪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他們的故事,緣于今年縣上踐行群眾路線組織開展的干部聯戶貼心服務活動。
王祖英老人是丁繼軍的聯戶對象,在上門走訪中,丁繼軍了解到王祖英是一名空巢老人,兒子常年外出務工,她獨自一人居住在一棟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三層小樓里,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屋頂經常漏雨,而且樓梯還沒有防護欄桿,她幾次差點兒從樓梯上摔下來。安裝護欄和翻蓋屋頂這兩件事已成了王祖英老人的一塊心病。為了解決老人的困難,丁繼軍及時聯系工人,為老人安裝了21米樓梯護欄,并對屋頂進行了翻蓋。
丁繼軍與王祖英本來素不相識,但現在,丁繼軍已成為王祖英眼里最“親”的人。和丁繼軍一樣,全縣1500多名縣直機關和鄉鎮村組干部都與縣城居民、農村群眾結成了包聯對子,他們用自己的熱情和汗水,在踐行群眾路線的實踐中,演繹著一個又一個干群一家親的生動故事。
交流溝通“面對面”
這些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群眾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生活質量有了極大改善,但干群關系似乎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始終還存在著若隱若現的障礙。
癥結出在哪兒?鎮坪縣在大調研、大走訪活動中,深刻認識到,老百姓不僅需要黨委、政府解決吃穿住行等“面”上的問題,更要經常傾聽群眾的心聲,關注“心”里的需求。
于是,以“常委聯鎮、部門聯村、干部聯戶”為主要內容的“三聯全覆蓋貼心服務工程”在全縣鋪開,干部聯戶便是“三聯”工程中的重要一項。全縣971名機關干部分別聯系971戶城區居民戶,618名鎮村干部聯系14124戶農村群眾戶。
聯什么?如何聯?縣上要求聯戶干部在力所能及地為聯戶對象提供幫助和服務的基礎上,更多地通過交流溝通走進群眾的心里,也就是必須要和群眾坐下來交流、“面對面”溝通。
上竹鎮副鎮長吳艷年紀不大,但已經是在該鎮工作了6年多的“老干部”了,雖然對鎮上大多數農戶的基本情況都已熟知于心,但對自己包聯的40戶群眾,她依然一戶不漏地走訪了一遍。每到一戶,她都把印有自己姓名和聯系方式的“貼心服務聯系卡”交到群眾手里,告訴他們:“有事兒可以打電話找我幫忙,沒事兒可以打電話找我聊天。”在進村入戶的過程中,無論是在村口、路口或是田間地頭,只要遇到自己包聯的群眾,她都要主動上前和群眾聊上一陣。在閑聊的過程中,她悉心捕捉群眾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并巧妙地將相關文件政策、農村技術知識、生產生活常識告知群眾。同時,通過組織村民開展尋找“最美鎮坪人”,評選“最美和諧家庭”、創建“環境衛生示范戶”等活動,引導村民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
吳艷說:“我的包戶工作已經有成效了,但還要繼續努力,爭取讓自己包的戶把我當成無話不說的親人和朋友!”
上門服務“心貼心”
家住竹溪河社區的李先華老人今年已經81歲高齡了,膝下雖兒女雙全、子孫滿堂,但由于經常不在身邊,老人獨自生活的時間居多。
李先華老人是縣委宣傳部干部賀孝成的聯戶對象,為了排遣老人的孤獨寂寞,小賀經常上門與其聊天,李大爺給小賀講自己的工作經歷,講艱苦年代的艱苦事,小賀給李大爺講現在的大好形勢,講美好時代的美好事,兩人的交流溝通親切自然。
在一次聊天中,小賀得知80歲以上的老黨員每月都有生活補助金,而李大爺卻沒有。小賀幾經打聽,原來是李大爺住在城里多年,而戶口依然在農村,相關單位在統計高齡黨員情況時,把李大爺統計掉了。小賀迅速與相關鎮和部門聯系,把李大爺的信息報了上去。從今年開始,李大爺就可以享受高齡黨員補貼了。當小賀把這事告訴李大爺的時候,李大爺非常感動,他說:“我只是隨便一說,沒想到這個小伙子這么上心!”
小賀在宣傳部工作,身邊有很多書籍和報紙,老人正好喜歡讀書讀報,于是,小賀便把每天的報紙都存一份,并找來老人喜歡閱讀的書籍,每隔一段時間,就給老人送一次。老人說:“這些書籍和報紙,很適合打發時間,我得感謝這個小伙子!”
類似這樣的故事,在干部聯戶工作中,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對居民群眾來說,解決的不是大問題、大困難,但卻是他們心坎上最期盼的事。正是這些“心貼心”的小事,一步步拉近了干部與群眾的距離,讓他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化憂解困“實打實”
4月30日,對家住鎮坪縣竹溪河社區的王德明來說,是個終生難忘的日子,因為,從這一天開始,他正式住進了小曙河鎮敬老院,從此告別了無依無靠、無人照料的苦日子。
說起住進敬老院的經過,王德明對縣計生局干部師軍充滿了感激之情。原來,特困戶王德明是師軍的聯戶對象。師軍在上門走訪中了解到,王德明因一次意外事故致肢體殘疾,膝下無兒無女,常年獨自生活,每月依靠僅有的一點兒低保金和殘疾人生活補助費艱難度日。去年,王德明又突發腦梗住院兩次,身體每況愈下,生活舉步維艱。
王德明的艱難處境牽動著師軍的心,他多次到老人居住的社區、鎮政府及相關部門咨詢政策,搜集老人可以享受的各項優惠政策,最終將老人納入了“城鎮三無人員”范圍,每月可以享受500余元的生活補助。考慮到老人無人照顧,生活不能自理,師軍按照老人的意愿,到相關部門溝通銜接后,及時為老人辦理了入住敬老院的相關手續,并于4月30日將老人送進了小曙河敬老院。
“實打實”為群眾解決這些迫在眉睫的困難,已成為全縣干部聯戶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城鎮社區,各聯戶干部為居民群眾宣傳相關政策、尋求創業項目、尋找工作機會、幫助居民就業、解決鄰里糾紛……在農村院落,聯戶干部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為他們尋找致富門路、發展產業,為村民致富奔小康動腦筋、想辦法。他們,已成為群眾眼里最可愛的人;顒娱_展以來, 各聯戶干部根據聯戶對象的實際情況,力所能及地為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用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溫暖著廣大群眾的心。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縣干部累計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達30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