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宋要強)近日,筆者在化龍山保護區周邊的南江河水庫中拍攝到一種水鳥,經相關專家鑒定,確認該水鳥為中華秋沙鴨,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系化龍山保護區鳥類新紀錄。

新發現的中華秋沙鴨種群
中華秋沙鴨別名鱗脅秋沙鴨,是雁形目鴨科秋沙鴨屬鳥類。有明顯羽冠,喙狹長、尖端帶鉤,呈紅色。雌雄異色,雄鳥頭、頸羽毛黑色,羽冠較長,腹部和前胸白色,兩脅有黑色鱗狀斑;雌鳥頭、頸棕褐色,羽冠較短,上體灰褐色,頦、喉、前胸和腹部白色,兩脅有鱗狀斑。因身上兩側有魚鱗斑,頭上長著冠羽又被稱鱗脅秋沙鴨。在中國境內繁殖于東北部,遷徙經過東部和中部,越冬于中部和南部。冬季常集小群棲息于山間河流、水庫湖泊中,主要以魚類為食。
中華秋沙鴨是中國特有種類,屬古老孑遺動物,被稱為活化石。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EN(瀕危)等級。
地處陜西最南端的陜西化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茂密的森林、眾多的河流、豐富的植物資源,是野生動物的樂園。中華秋沙鴨的發現為化龍山保護區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再添新成員,讓分布于化龍山保護區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達到1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