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佳
作風系于民心,擔當映照初心。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關系黨的形象,關系黨和人民事業成敗。青年干部必須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映照出新時代年輕干部應有的政治本色與為民情懷。
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唯有深刻把握其世界觀方法論,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中保持戰略定力,將“兩個確立”的政治認同轉化為“兩個維護”的行動自覺,當個人理想與黨的中心任務同頻共振,青春奮斗便擁有了最堅實的價值坐標。
青年時期是作風養成的關鍵階段,“第一粒扣子”扣得正不正,決定人生之路走得穩不穩。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對年輕干部最深刻的廉潔洗禮和作風錘煉,其核心在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紀律規矩刻印在心,將實干擔當扛在肩上,唯有認真學習領會,對查擺的問題,堅持立行立改,逐項制定整改措施,堅持開門教育,把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作為學習教育重要一環,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績實效。
作風建設的生命力在于服務人民的深度,作風硬不硬,關鍵看能否在復雜局面中頂得上、在群眾期盼中干得實,必須真正沉下去,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把群眾關切的“問題清單”變成履職盡責的“任務清單”,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難事辦好、好事辦實。每一次俯身傾聽,每一項務實舉措,都是對“人民至上”理念最生動的注解,當青年干部的腳印深深印在基層泥土里,為民服務的根系才能扎進百姓心坎中。
時代呼喚擔當,復興需要先鋒,青年干部要在科技創新最前沿、鄉村振興主戰場、社會治理第一線等勇挑重擔,這既需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更需要“遇事有方、攻堅有法”的硬本領,面對風險挑戰,最可貴的是保持戰略清醒和堅定意志,要將理想信念轉化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實際行動,在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中鐫刻下屬于一代人的奮斗印記。
當青年干部用腳步丈量民情,以實干詮釋忠誠,他們便真正讀懂了“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深刻內涵,這不僅是個人成長的必修課,更是一個百年大黨永葆生機活力的青春密碼,歷史從不等待猶豫者、懈怠者,唯有以清澈純粹的初心、剛健有為的擔當,方能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確保我們黨永葆先進純潔的政治本色,推動作風建設走深走實。
(作者單位:旬陽市銅錢關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