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潔
在教育的漫漫航程里,教師就如同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唯有將閱讀視為那堅實可靠的舟楫,才能在這片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教育海洋中,堅定地駛向理想的彼岸。
閱讀滋養師者博愛之心。教育是愛的事業,可以在書本中沉潛;教師是愛的源泉,亦可以在閱讀中升華。回溯漫漫歷史長河,陶行知先生在其具有深遠影響力的著作《中國教育改造》中,曾生動且深情地描繪了“愛滿天下”這一至高無上的境界。即便歲月流轉,時光變遷,在當代豐富多彩的教育敘事畫卷中,這一境界依然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芒。《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中,蘇霍姆林斯基語重心長地提醒我們:“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里,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說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這句話如同洪鐘大呂,時刻警醒教師要永遠行走在求知的道路上,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前行。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到《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時,雷夫·艾斯奎斯老師那令人驚嘆的25年如一日的堅持,仿佛一部真實而動人的教育史詩,向我們淋漓盡致地詮釋著教育者那顆純粹而真摯的赤子之心。而在《窗邊的小豆豆》這部溫馨的作品里,小林校長那獨具匠心的教育智慧,如同點點繁星,照亮了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從教的空間,讓我們都能深刻地觸摸到因材施教這一教育真諦的奧秘。
諸如這些經典的著作,浸潤著人性的光輝,如春雨般輕柔而細膩地灑落在教師那片廣袤的精神土壤之上,師德如同一顆堅韌的種子,在閱讀的滋養下逐漸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最終長成一棵參天大樹,為教育事業撐起一片綠蔭。
閱讀構筑教師專業高塔。很多年前,當我看到遙遠而先進的芬蘭,每位教師年均閱讀量竟高達50本專業書籍。我感受到,這個數字背后,所折射出的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量化指標,更是芬蘭教育者對專業深度那種不懈追求的精神。
我們無須模仿芬蘭,但品讀專業書籍應該成為一種愛好和習慣。從教育哲學的經典巨著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到引領教育實踐變革的佐藤學的《靜悄悄的革命》,這些經典教育著作猶如一座座堅實的基石,構建起了教師專業認知的坐標系。它們為我們教師提供了宏觀的教育視野和深刻的教育理念,讓教師在面對復雜的教育問題時,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遠矚,做出明智的決策。《可見的學習》這本著作則另辟蹊徑,它運用大量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為教學策略提供了堅實可靠的科學支撐。這使得我們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上,不再是盲目摸索,而是有了科學的依據和指導。閱讀《教育的彼岸》《21世紀的童年》《項目式學習》等前沿著作,指引著課堂變革的方向,讓我們能夠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創新,緊跟時代的步伐。持續的專業閱讀,可以構筑專業成長的高塔,使我們教師站在教育發展的最前沿,成為新時代教育領域的弄潮兒,真正引領著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
閱讀搭建師生對話虹橋。富蘭克林說:“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校園是師生交流的舞臺,而閱讀扮演著一種奇妙而獨特的角色,可以搭建師生之間心靈溝通的最美橋梁。幼兒時代,我們鼓勵孩子閱讀各種童話故事,感受世界和心靈的美好。小學階段,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夏洛的網》,這部溫馨感人的作品如同一位溫柔的導師,默默地培養著孩子們的同理心,領悟友情的珍貴和生命的意義,學會了關心他人和尊重生命。初中時期,教師引導學生閱讀《麥田里的守望者》,他們在閱讀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還能欣賞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內涵,引發孩子們對成長的深入思考,開始感悟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而高中階段可以推薦學生品讀《百年孤獨》,他們在閱讀中能夠領略文學的魅力和人類歷史的滄桑變遷,開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探索之旅,或許還能為他們打開一扇窗,引領他們走進魔幻現實的神秘通道。
當然,譬如《三體》那充滿科幻魅力的光芒灑落在中小學生的身上時,它瞬間點燃了學生心中對科學夢想的熊熊火焰,那宏大的宇宙觀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讓他們沉浸在科學的奇妙世界中,激發了他們對未知世界的無限向往和探索欲望。當少年捧起《蘇菲的世界》時,可以啟蒙他們滿懷深情地初步感知哲學的內涵,仿佛撿拾了一把神奇的鑰匙,悄然開啟了少年對哲學世界的好奇之門。深邃而浩瀚的經典文學書籍,如璀璨的星光,必將照亮他們探索未知的道路。
教師不僅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而且是好書閱讀的引路人。教師要堅持和學生共讀經典書目,為他們精心挑選適讀書籍,指導他們開展“經典書籍品讀會”“讀書心得漂流”等各種讀書活動,這才是書香校園應有的模樣,也是新時代老師對學生和教育真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