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養俊
認識安康作家李煥龍有許多年了,記得在20世紀80年代就讀他的文章,前幾年一起參加省散文學會的活動,接觸多了些,他的認真、勤奮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收到作家寄來新作《晨曦中的讀書人》,因為書名的吸引,我便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以紀實散文的手法,記錄了33個有關讀書人的故事,深入挖掘了閱讀的意義與價值,展現出閱讀對個體成長的深遠影響,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晨曦中的讀書人》中的人物故事生動感人,人物來自各行各業,有退休干部、在職公務人員、工人、村民、教師、學生等。他們雖然身份不同、年齡各異,卻都對讀書有著熾熱的情感。比如《閱讀使者》中的李傳文,是一位七旬退休教師,自費建農家書屋,用知識的火種照亮鄉村;《跟書學藝》里的付德銀,苦讀苦辦電視,以書為師,實現自我提升。這些故事里,閱讀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一個個具體的行動、一段段真切的經歷,讓讀者看到讀書如何改變人生,如何在平凡生活中創造不凡。
李煥龍在這本書的創作中,巧妙運用了許多故事,并且將主題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細節化、細節情感化。在主題人物化上,他把閱讀推廣書香建設的主旨賦予書中人物,讓每一個人物都成為主題的承載者。像《民間館長》中的朱正富,以渾身的書香氣和泥土味,體現了基層農家書屋閱讀推廣的主題,使抽象的主題變得具體可感。人物故事化方面,作者以新聞記者的敏銳,挖掘人物閃光點,用第三人稱“上帝視角”敘事,自如地展現“讀書人”的事跡,如《他的書山他的書》中民宿老板楊麟的故事,讓人物形象逐漸立體鮮活。
《晨曦中的讀書人》的故事細節化是這本書的最大亮點。煥龍先生是一個細心人,他善于捕捉細節,并且進行精心打磨。在《敬書之人》中,徐崇樹老人用白毛巾擦手、墊書、包書的細節,生動地展現出他對書的熱愛、敬畏之心。而細節情感化,使作品充滿真摯情感。作家對家鄉安康這片土地、文化以及對筆下人物的愛的真實、熱烈、誠摯,在字里行間自然流露,引發了讀者共鳴。
李煥龍是一位老作家,文字清新自然,樸實無華,他不堆砌華麗辭藻,用最平實樸素的語言講述最動人的故事,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
我喜歡讀書,在家鄉長安鳴犢新師村辦了“詩村書屋”。讀李煥龍《晨曦中的讀書人》很受教育啟發,我認為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于讀書的散文集,更是一部激勵人心的作品。它讓我們看到,無論處于何種境地,閱讀都能成為照亮生活的春光。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它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閱讀,不要忽視閱讀的力量,要永遠在書中尋找溫暖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