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體育培訓班,除傳統游泳、足球等大眾項目人氣依舊外,擊劍、馬術、冰球、滑雪等小眾項目的培訓市場也日漸火爆。對于體育培訓市場的爆發式增長,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譚建湘一直在關注。在他看來,體育培訓班可以辦得更好一些,體育培訓行業的爆發仍處初期,前景可觀。
健康意識升級 促進體育消費
體育培訓市場的火爆在數據上體現更加直觀。2017年年底,國家體育總局、國家統計局在全國體育產業發展大會上聯合發布了2016年度國家體育產業總規模及增加值數據。數據顯示,體育培訓與教育總產出達到296.2億元,增加值230.6億元,產出值和增量均超過體育競賽表演、體育傳媒、體育管理活動、體育中介服務等項目。而從多個培訓班反饋的數據顯示,青少年群體占體育培訓市場消費主流,假期體育培訓更是空前火爆。
譚建湘認為,國民健康意識的增強為假期體育培訓市場的爆發打下基礎,“學生選擇體育培訓的原因更多源于家長的支持。現在中小學在校學生的父母觀念較老一代有很大進步,他們對健康的認識,對孩子就業的認知有了新的思路。老一代更偏向‘學而優則仕’,現在這一代更多注重素質教育,關注青少年身心健康。體育運動對鍛煉體格、培養性格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們很愿意在假期讓孩子選擇一項或者幾項體育運動以培養孩子的興趣。”
教育理念升級 為體培提供條件
學校教學課程的設置和教育理念的轉變也為假期體育培訓提供了客觀條件。譚建湘闡述,“以前,學生的寒暑假大多都要泡在各種補習班里,有學校組織的,也有家長另外找的名師指導班。現在雖然也有一些家長在假期給孩子報班,但教育部不提倡補課,大多數學校課程設置也追求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假期布置的功課也更加合理。孩子有閑暇時間,此時家長就會考慮如何讓孩子過一個充實的假期,體育鍛煉自然比宅在家里打游戲更符合家長的需求。”
除了家長訴求,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對體育的重視也日漸增強,除了體育課基礎教學,一些中小學也會與專業的體育培訓機構和社團合作,以學校為單位,開設體育興趣班,供學生選擇。
培訓市場升級 解后備人才問題
體育培訓業高速前進,只有市場需求還不夠,供給方面也同樣給力。近幾年,體育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體育產業領域社會資本空前活躍,體育培訓市場又是體育產業當中收益率較高,投資回本周期相對較短的版塊,這也助推體育培訓機構數量猛增。
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蓬勃發展,驚喜很多,但也有痛點,若想行業健康發展,一些問題亟待相關部門關注并解決。
“目前國內的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準入門檻,教練員的資質水平也參差不齊,培訓機構的賽事和青少年運動人才選拔也沒有順暢接軌。如果這些問題能解決,不但能保障學生和家長的利益,更為體育人才培養選拔探索一條新途徑,體育培訓行業也將迎來真正的爆發增長期。”譚建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