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江蘇進行的第三屆U23足球亞洲杯賽上,東南亞球隊成為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小組賽階段,越南隊、馬來西亞隊就雙雙出線,獲得了八強門票,倒是傳統強隊澳大利亞隊表現一般,三戰1勝2負,位列D小組第三無緣晉級。
淘汰賽階段,馬來西亞隊、越南隊依舊延續了良好狀態:前者在與韓國U23國家隊的直接對話中絲毫不落下風,只是因為終場前的丟球,1比2飲恨,止步八強;后者更是在與C小組頭名伊拉克隊大戰120分鐘,和對手3比3戰平,最終依靠點球決勝5比3取勝,挺進四強。
半決賽中,越南隊將對陣卡塔爾隊,如果能夠取勝,就在歷史上首次闖入U23亞洲杯決賽。
去年的亞青賽,越南U19國家隊就曾闖入四強,獲得了世青賽門票,并在決賽階段戰平新西蘭隊,贏得了越南足球在世青賽上的首個積分。更早之前的亞少賽,中國U16國家隊也曾在對陣東帝汶等東南亞球隊時過程艱難。
越南U23國家隊主帥、韓國人樸航瑞說,很多人將越南足球的進步歸因為“奇跡”,但只有參與其中的人才知道,“奇跡”也需要腳踏實地的工作。
曾經在2002世界杯擔任過希丁克助手的樸航瑞所言不虛,越南足球以及以越南足球為代表的東南亞足球在亞洲青少年足球領域全面崛起,得益于方方面面的原因。
首先是國際足聯的援助。從2007年開始,國際足聯啟動了針對足球欠發達地區的扶持計劃,不少東南亞國家都是受益者。由于國內沒有成規模的職業聯賽體系,以東帝汶為代表的東南亞小國將援助的絕大部分都用于青少年足球的建設、開展,通過大量聘請國外高水平教練,遍邀國外強隊過招,不少東南亞球隊的實力、經驗都有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不少足球強國也有針對東南亞國家的幫扶、支持計劃。越南方面就和英格蘭足總以及阿森納進行了深度合作,如今早已名聲在外的嘉萊黃鶯-阿森納足球學院就是這一合作模式的成果。泰國則和西班牙足協以及巴塞羅那攜手,目前泰國各級青少年國字號球隊主帥都是西班牙人。
與此同時,以越南、馬來西亞為代表的不少東南亞國家也已經將足球發展上升為“國家行為”,舉全國之力開展足球運動。馬來西亞的“國家足球學院”已經于2017年全面啟動。越南也制定了專門針對體育事業的《2030遠景規劃》,要求每年參與U系列訓練、比賽的青少年球員在4000人以上,國家足球學院、青訓基地也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