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在北京體育大學集訓的跳臺滑雪隊伍在宿舍內集體收看第24屆冬奧會舉辦城市投票直播,當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成為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的時候,房間內沸騰了,參加冬奧會的夢想那一刻在隊員們心中萌生,可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夢想提前四年得以實現——1月20日,在日本藏王女子跳臺滑雪比賽中,中國隊常馨月以第16名的成績獲得平昌冬奧會入場券,使中國在平昌冬奧會比賽上增加了一個大項,實現了項目突破。
中國跳臺滑雪取得突破實屬不易。我國跳臺滑雪項目投入少、參訓人員不多,全國僅40多人參與訓練。2004年我國首支跳臺滑雪隊在吉林通化建立;2006年都靈冬奧會中國派出四名選手參加,他們都不是通過積分賽而是依靠配額取得參賽資格,最好成績是李洋第44名。2016年之前中國選手參加跳臺滑雪國際賽事,均由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臨時組建集訓隊,直到去年8月1日才正式組建國家隊。
取得突破靠的是多方努力。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認真貫徹國家體育總局黨組備戰精神,確定目標,一站一站打,終于在最后一站資格賽成功進軍平昌。由于國內沒有標準跳臺,國家隊一建立便奔赴日本開展了為期78天的訓練,之后又根據冬運中心此前與芬蘭沃卡提奧林匹克訓練中心簽訂的協議,以芬蘭為大本營赴歐洲各國參加奧運資格賽。根據平昌冬奧會資格規定,2016—2017和2017—2018兩個賽季的夏季跳臺和冬季跳臺世界杯總積分男子前65名、女子前35名有資格參加奧運會。截至去年9月夏季跳臺世界杯俄羅斯站,在奧運積分世界杯共36站的比賽中,我國選手李雪堯只參加了14站,排名第40名;常馨月只參加9站世界杯,排名第43名。冬奧會前只剩9站世界杯機會,留給中國隊的機會確實不多。面對不利局面,冬運中心系統規劃平昌冬奧會前的一系列訓練、比賽安排,爭取為運動員創造全面參賽的機會;教練員、運動員上下一心,面對嚴峻的形勢堅持不懈,努力尋求突破。
取得突破克服了各種困難。跳臺滑雪項目對器材要求嚴格,服裝必須緊緊包裹身體,服裝若超出身體將受到處罰。德國第二場資格賽中國隊因服裝違規被取消成績,原因在于隨著服裝穿脫次數的增多和運動員體型的變化包裹性有所下降。為此跳臺滑雪團隊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救,把服裝返回挪威廠家重新修改,并在之后的比賽中更加注意服裝、器材的準備。羅馬尼亞第三場資格賽因天氣原因整體取消,中國隊又失去了一次得分機會。針對不利局面,隊伍迅速調整訓練節奏,把狀態調整到日本站,扎實基本功、狠抓細節,提高每跳質量。賽前因日本大雪,取消資格賽直接進行正賽。經歷了第二站成績被取消、第三站比賽被取消、最后一站比賽大雪的磨難后,跳臺隊始終堅定信心、百折不撓,終于常馨月不負眾望以第35名身份進入平昌冬奧會。
在2022年冬奧會的感召下,跳臺滑雪全體團隊充分領會國家體育總局和冬運中心備戰精神,工作抓得緊、要求高、靠前指揮,終于實現項目突破。這對于激勵士氣,振奮精神,探索北京冬奧會備戰路子、增強備戰信心有著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