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廈門1月7日電(王月 張志強) 1月7日上午7:30,2018建發廈門馬拉松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前準時開跑。受冷暖空氣交匯影響,賽前一天時大時小的雨下了一整天;而北方受暴雪天氣影響,部分航班、列車相繼取消或停運。即便面對如此惡劣的天氣,包括25名特邀運動員在內的42個國家和地區的21640名跑者依然如約前來參賽,在風雨中的鷺島展開42.195公里的奔跑,完美展現了頑強拼搏、永不放棄、勇于挑戰的體育精神。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中國田徑協會主席段世杰,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楠,福建省體育局局長王維川,福建省政協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徐正國,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葉重耕,廈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國桂榮,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沁,特步(中國)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等出席了起跑儀式,并為2018建發廈門馬拉松開跑鳴槍。
埃塞俄比亞選手大放異彩
2013建發廈馬女子冠軍梅開二度
來自埃塞俄比亞的Dejene Debela(德吉那·德比拉)以2小時11分22秒的成績獲得男子組的冠軍。同樣來自埃塞俄比亞的Tariku Bekele(塔瑞酷·貝克勒)和Ayele Abshero(阿亞勒·阿貝舍羅)以2小時11分29秒和2小時11分33秒分別獲得男子組的第二、三名。
女子前三名同樣由埃塞俄比亞選手包攬。Fatuma Sado Dergo(法圖瑪·薩杜·德爾戈)以2小時26分41秒的成績獲得女子組的冠軍。Hirut Alemayehu(何路特·阿萊馬耶胡)和Meseret Mengistu Biru(梅塞雷特·門吉古·比魯)以2小時30分09秒和2小時30分15秒分別獲得女子組的第二、三名。
即將迎來他的23歲生日的男子冠軍德吉那·德比拉,是第一次到廈門參加馬拉松,這是他馬拉松生涯的第四場賽事,他在賽后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天氣不理想的情況下,運動員在跑步過程中不能太追求成績,今天奪冠是傾盡了全力。我對此感覺很高興。”
26歲女將法圖瑪·薩杜·德爾戈曾在2013建發廈門馬拉松榮登冠軍,暌違多年,今年再次在鷺島奪得桂冠,并且比當年的成績快了54秒。在這幾年間,她也曾于2014北京馬拉松和2015華沙馬拉松上奪冠。雖然風雨夾擊,但本次比賽是她繼2015多倫多馬拉松上以2小時24分16秒創造個人最好成績后,重新跑進2小時30分。廈門可說是她的福地。
全國首個采用分槍起跑的全馬賽事
嚴格分區制度與三道檢錄機制確保良好競賽秩序
第16屆廈門馬拉松首次采用三槍起跑的發令方式,并設置了嚴格的分區制度,為國內全程馬拉松賽首創,也是廈門馬拉松向世界頂級賽事看齊的又一步。
選手共分為三個區,每個區約1萬人,每槍間隔25分鐘。A區選手(第一槍)在7:30出發,B區選手(第二槍)在7:55出發,C區選手(第三槍)在8:20出發。
分槍出發是根據成績將參賽選手的出發時間進行階段性區分,從而使得從賽前的交通集結、到隨后寄存衣服、上洗手間、賽中補給、賽后服務等等環節更加從容,都能有效地緩解人員密度壓力,讓參賽者能更好地體驗賽事的各個環節,也有利于跑者跑出好成績。
比賽當天,參賽選手在規定的檢錄時間內到各自的分區口檢錄。根據《競賽規程》,快區選手可以至慢區檢錄起跑,但不允許慢區選手至快區檢錄起跑。與此同時,本屆賽事采用了更加嚴格的三道檢錄機制。此舉是為了嚴格打擊賽事替跑行為,為選手提供更公平公正的競賽環境。
中國馬拉松“華山論劍”在廈上演
爭奪中國籍運動員特別獎高額獎金
2018年建發廈門馬拉松賽的國內參賽選手中高手如云,報名選手中,在2017年度國內各大田協A1類賽事中跑進2小時40分(凈成績)的男子選手共32個(不含官方領跑員)。
最終,李春暉以凈成績2小時19分08秒奪得國內男子組冠軍,趙佰東以凈成績2小時19分18秒屈居第二,楊定宏則以凈成績2小時19分42秒名列第三。
在賽后采訪中,李春暉表示,今天遭遇雨戰是一種挑戰,所以就是按自己的節奏來跑,以平常心跑出好成績。跟他同隊的趙佰東則說,兩人經常一起練習,后半程雙方彼此咬住,是按平常的配速來跑而已。楊定宏表示,今天全程下雨,跑起來有點吃力。針對雨天比賽,他在服裝和鞋子上有特別準備,但相比去年參加無錫馬拉松的狀態,今天前半程有點著急,所以后半程掉速了。
焦安靜以凈成績2小時46分11秒奪得國內女子組冠軍,楊鳳霞以凈成績2小時52分07秒獲亞軍,劉敏則以凈成績2小時52分08秒名列第三。
今年廈馬專門設立了中國籍運動員特別獎,同時配備了高額獎金,國內男子冠軍凈成績在2小時15分以內、國內女子冠軍凈成績在2小時30分以內,均可獲得5萬元人民幣獎金,即使沒有達到這個成績,國內男、女冠軍選手也能獲得25000元獎金,比之前業余組冠軍4000元的獎金,提升了一大截。
容易出成績的賽道、高額獎金的吸引,加上廈馬專業的賽事服務、比肩六大滿貫的分槍出發、金磚后廈門的高顏值,都讓2018年的廈馬備受高手關注,因此吸引了不少優秀馬拉松運動員前來參賽。
賽事服務再升級
高效決策應對雨天辦賽挑戰
今年的賽事延用去年首創的“跑者服務跑者”體系,堅持“關門不關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賽前氣象部門關于賽事當天降雨的預報,組委會快速反應,對賽后領取存衣包的流程做了重大調整,貼心的應對措施讓跑者紛紛點贊。
28家跑團(俱樂部)的1947名志愿者分別安排在15個補給點,為跑者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另有2290名高校志愿者在起終點區和賽道沿線進行存取物資、維持秩序、現場引導、協助裁判等工作。
在賽事救援保障體系中,除了常規救援手段,今年繼續采用醫療直升機服務,派出配備醫用除顫儀(AED)的救護車,組織醫師跑者、急救跑者、醫療志愿者等,立體、全面地保障跑者安全。賽道沿線共設置了14個醫療點,安排15輛急救車;48名AED騎行醫師,配置對講機和24臺AED。共募得350名醫療志愿者,其中包括負責每100米觀察賽道的270名志愿者,以及80名醫療噴霧志愿者。組委會更于賽前通知跑者參加健康體檢,強調安全完賽的重要性。
賽后服務上,在保留去年廈馬流水式的“賽后快速恢復”服務的同時,對賽后服務區進行合理規劃,保持“關門不關服務”。預知賽事當天雨天情況,組委會緊急召集競賽、安保、志愿者、物流和主會場管理單位,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果斷對賽后領取存衣包的流程做了重大調整,增加租用兩個展館,把存衣領取區和更衣區移到室內,并在賽前、賽后分別為每位跑者準備一件雨衣,且在賽后服務區提供姜湯和其它熱飲熱食。
組委會于開賽兩天前,以多種渠道向廣大跑者告知應對措施,跑者交口稱贊,也增加了雨天跑馬的信心。在雨勢不絕的情況下,共有22847名跑者成功領取了參賽包,參賽率高達94.7%,最終共有20719名選手完賽,完賽率達96%。
溫馨廈馬,全城悅動
廈門被稱為“中國最溫馨的城市”,在賽事終點區,出現了專屬于廈馬跑者的溫馨畫面。100名公益跑者和其他200位跑者,在經歷了幾小時的艱苦拼搏后,等候在終點區的親友為他們掛上了獎牌,一同分享成功完賽的喜悅。
在B區起跑的廈門本地跑者謝先生,太太和兒子一早跟隨他到主會場,在親友等候區觀賞整個賽事。謝先生是廈馬的忠實粉絲,至今為止所跑的三場馬拉松都是在廈馬完成的。以前參賽,家人雖有陪同,但只能在場外等候,今天第一次進到內場,感到很開心。身為醫護工作者的謝太太很支持謝先生進行長跑鍛煉。小朋友平常也常常跟著謝先生在人民體育場跑步,希望以后有機會和父親在廈馬賽道上奔跑。
而來自溫州的陳小姐,同樣早早抵達了現場,為A區出發的朋友鄭先生掛上一塊屬于他的完賽獎牌。這是她第二次來到廈門,這次有機會可以見證朋友跑過42.195公里,讓她對這座城市更添了一份好感。
而廈馬的溫馨,不單單體現在跑者與親友的情感聯系,更體現在風雨中堅持數小時艱苦工作的裁判員、安保人員、醫療保障人員、志愿者、交通保障、市政和公路養護人員、新聞媒體、電視轉播團隊等所有參與者的無私付出與辛勤勞動。面對挑戰,他們一如既往并且投入更大的心力與智慧,讓賽事服務不打折扣,成為跑者安心參賽的堅強后盾。
馬拉松賽一向是市民的狂歡日,為了營造更好的賽道氛圍,今年組委會特別邀請本地知名DJ和思明區腰鼓隊,同時聯合眾多企業、單位、機構,在賽道沿途設置40余個加油站、啦啦隊及賽道表演,把風景如畫的廈馬賽道變身為多區域的現場音樂派對,為廣大跑者加油鼓勁,也為市民獻上一場豐富的音樂盛宴。
另外,在賽前一周與多家品牌及各商家合作,打造“全城悅動、傾城廈馬”活動周,線下門店與線上話題互動,讓馬拉松不只是一天的賽事,更是一個時間段城市的狂歡,讓廣大跑者、市民、游客感受到一個別樣精彩的廈馬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