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的日照市,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承辦過多屆全國水上運動會,水上運動蓬勃發展,被譽為“水運之都”。近年來,日照市在山東省率先編制實施了公共體育設施規劃,第一個實現了基層體育總會全覆蓋,扎實開展了基本公共體育服務試點,積極打造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品牌,探索建立了第一家專業化健身管理服務機構……
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日照市委市政府提出,將日照打造成“活力之城、運動之城、健康之城和體育之城”。如何打造運動之城、體育之城?日照市體育局局長孟凡香說:“要打造體育之城,必須牢固樹立大體育的發展理念,積極做好‘體育+’文章!
“體育+城市規劃”
助推公共體育設施建設
今年,日照市在市中心黃金地帶投資10億元開工建設占地216畝,融全民健身、大型賽事、體育培訓、娛樂休閑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健身休閑樂園——日照市體育公園,計劃2019年6月完工。建成后,日照的黃金海岸和市區地標建筑都將以體育為標志。在今年海曲公園改造提升、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改造提升、新建鐵路公園等工程中,都布局了一定規模的公共體育設施和健身步道。在海濱一帶規劃了大片室外足球場、籃球場、沙灘排球場等體育設施。投資400多萬元,建設了6000余平方米的市青少年體能訓練中心。投資近千萬元,建設了兩處陳中華太極館。
如此有計劃、有規模地快速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秘訣是什么?孟凡香表示,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體育工作,整合了各方面的資源,構建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體育大格局。日照市將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在全省率先制定并實施了《日照市主城區公共體育設施規劃(2013—2020)》。將體育工作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緊密結合,下發了《關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綠蔭健身工程”的意見》,確定日照市將在公園、廣場、綠地等公共區域統籌規劃,建設體育設施,配建體育器材,使其成為“15分鐘健身圈”的重要節點和支撐。
“體育+旅游”
助力旅游富市
2016年,日照市提出了“旅游富市”的規劃。為助力城市旅游業發展,日照市體育局精心打造“海濱山岳行”體育旅游精品線路,在沿線景區(景點)布設了山東萬人健步、航模嘉年華、全國單車耐力賽、龍舟大獎賽、全國城市帆船公開賽、紅牛24小時挑戰賽、“國家學院杯”百城校園足球聯賽等20余項省級以上賽事活動!昂I山岳行”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線路”,今年被評為“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精品線路”。
舉辦國際啦啦操精英賽、國際馬拉松比賽、國際太極拳比賽,日照圍繞國際品牌賽事做足了體育旅游文章。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日照市通過體育賽事吸引旅游人數突破1200余萬人次,拉動旅游收入近60億元,與去年相比,體育旅游帶動消費同比增長40%。
孟凡香說:“通過重大體育賽事,帶動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充分發揮了體育賽事凝聚人氣的獨特優勢,形成了‘一日比賽,多日停留;一人參賽,多人旅游;單人競賽,多人消費’的體育旅游新模式,推動了旅游業轉型升級!
“體育+產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日照擁有藍天、碧海、金沙灘,環境優美,是聯合國人居獎獲獎城市。日照市體育局依托有山有海的自然優勢,堅持山;樱ψ龃笞鰪姟绑w育+康養”這篇文章。
大青山大力發展太極培訓、太極康體養生和太極旅游,陳中華太極館常年有大批國內外太極拳愛好者在此習練太極,修養身心,有的時間長達數年。日照正努力打造以太極拳、登山、養生、休閑等為支撐的國際太極康養基地。
日照市全民健身指導中心建成了國內首家中西融合、體醫結合的國際化醫學干預健康管理機構——中加國際健康管理中心。中加國際以“治未病”理念為引領,以慢性病管理為重點,提出健康管理八步曲,對被管理對象實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與干預方案,建立健康檔案,一對一指導,并有專人跟蹤效果。該中心自運營以來,已發展會員近1800人,在線慢病管理人群10萬余人。
此外,日照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小鎮被國家體育總局列為試點項目,日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今年7月,中大體育產業集團與美國春田學院、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中大體育培訓學院和老年智慧健身與康復研究院,聯合開展體育教育、運動培訓、體育賽事組織運營、拓展訓練、暑期訓練和夏令營等活動。黑虎山全國科技體育綜合基地正在積極發揮其生態環境優勢,大力發展體育培訓、戶外拓展、體育休閑、體育賽事、體育夏令營、狩獵等產業鏈條。目前,日照市正在培育具有一定規模的體育產業基地近十處。
孟凡香說,“體育+”是篇大文章,可加的內容還很多,還要做好“體育+訓練”文章,加快競技體育發展;做好“體育+扶貧”文章,促進精準扶貧;做好“體育+宣傳”文章,擴大體育的影響力;做好“體育+黨建”文章,促進體育黨建工作創新發展。日照市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拓進取,改革創新,加快打造“活力之城、運動之城、健康之城、體育之城”,為建設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