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為山東隊男籃國手睢冉(右)此前赴307醫院看望周弘進。 圖二三為周弘進去年夏天特意向主管醫生請假,赴上海完成了對科比的專訪。采訪結束后,科比用手輕輕地摸了摸他腹部手術后留下的長長疤痕,并以一個擁抱給予周弘進力量。 圖片均摘自周弘進微博。
與腫瘤抗爭了兩年的90后籃球記者周弘進,近日因為微博求助再次引發籃球圈關注。經過眾多籃球人的努力與環保部門、醫院的幫助,他于11月24日在京接受了手術。近日,他接受北京晨報記者專訪,回應了外界的熱心幫助,講述了對生命、籃球的熱愛和感恩。
“大小手術有十幾次了”
由于近期腫瘤爆發性生長,周弘進于11月3日住進了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準備接受手術。其間,他的低血糖反應十分強烈,需要24小時不間斷輸入高濃度液體葡萄糖。與北京晨報記者通話的前幾分鐘,他還在招呼父親叫來護士,讓血糖指數盡快恢復。
記者(以下簡稱“記”):身體情況怎么樣,這是第幾次手術了?
周弘進(以下簡稱“周”):馬上就要進行第三次大的外科手術,像微創這樣的小手術已經記不清了,十幾次總有了。這段時間都在禁食禁水,只能靠輸營養液。你剛剛應該聽到了,我低血糖反應很厲害,需要輸入蛋白來維持血糖。
記:小手術是指?
周:植入碘粒子,通過放射殺死癌細胞;注入氦氣冷凍腫瘤,抑制生長。從去年8月就一直在北京住院治療了。
腫瘤分泌的激素讓周弘進通體黢黑;為了應對治療,他也早早剃了光頭。手術前一晚,他發了朋友圈:“待我還俗,褪去浮腫與色素沉著,我要吃肉喝酒娶趙卉。各位,等我回來。”手術后,有朋友第一時間通報了消息:弘進手術成功。
“感覺到了生命被尊重”
由于周弘進體內碘粒子具有放射性,醫院需要獲得環保部門許可才可將粒子取出,他也因此沒有在入院第一時間接受手術。11月18日下午5點,周弘進通過微博求助環保部門,數小時得到6000多次轉發,其中不乏相識或不相識的CBA球員、CBA俱樂部、聯賽辦公室。19日凌晨1點,“環保北京”官方微博回應,已于去年授予北大國際醫院相關資質;當日下午,醫院方面與周弘進及家屬協商好解決方案,并向公眾發布。
記:這次發微博之后很多籃球人進行轉發,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周:我一直都在說,我從事的是讓我感到驕傲的職業。對球員、朋友,還有來自中國籃協的關心、鼓勵(CBA公司發文表示愿提供幫助,中國籃協新聞委員會致信給予他鼓勵),我始終心存感激。微博的轉發數量遠遠超出我的想象,有郭艾倫、丁彥雨航、睢冉等等我認識的球員,還有一些同行、前輩……但最沒想到的是,會有這么多陌生人參與進來。還有,環保部門凌晨的那條微博,不是官方的冷冰冰的回復,而讓我和家人感受到了很誠懇的態度,感覺到了生命被尊重,有了活下去的機會。
記:兩年前剛患病時你也通過社交媒體求助過,得到了響應,對這一次的反饋也不算完全出乎意料吧?
周:這一次跟兩年之前還不太一樣。不是我夸張,那時候我的狀況很糟糕,甚至做了最壞的打算,發微博和通過新媒體求助,真的是走投無路了。因為被很多家醫院拒收,就是想著在沒有什么希望的情況下試試看。現在的我和兩年前也不一樣了。那個時候只有在絕望邊緣掙扎,這一次心態當然是好很多,有信心認為大家和醫院能夠幫我把事情解決,但愿望成真的一刻,還是非常激動。就像我發的微博、朋友圈,覺得爬上手術臺是件很享受的事。
“籃球帶給我精神力量”
周弘進向北京晨報記者坦言,長期的治療讓他的家庭承受了極大的經濟壓力,但他堅持自己承擔,而且還在今年夏天向姚基金捐出了12000元,盡自己所能回報社會各界的關愛。他的善舉得到姚明的肯定,后者請他前往姚基金慈善賽現場,向孩子們講述自己的故事。
記:你病中捐錢的初衷是什么?
周:跟健康人相比,我的確是有困難,但我不想“扮演”弱勢群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我確實在生病,但我身邊有這么多關心我的人、這么多人的期盼,我很知足也很感恩。睢冉(山東隊國手)夏天去307醫院看過我,前幾天韓碩、許鐘豪(八一隊球員)又來這里(北大國際醫院)看我……這兩年,我家經濟壓力極大,但我沒有開口要過援助。生病不是我示弱的理由,比我經濟壓力大的家庭有很多。就像姚基金捐助的這些孩子,我不想看到他們因為物質上的匱乏而阻斷了追逐夢想的機會。雖然離開我報道過的賽場兩年,但我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體育和籃球帶給我的精神力量,也想把這份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更多的孩子。
記:相信你不是在作秀。
周:當然不是,我不在乎外界說些什么。如果我是在求關注、蹭熱度,那我會天天曬做了什么治療,受了什么罪。我不缺留言里的加油,所做的都是為了做好自己。
“我相信科比感同身受”
NBA著名記者克雷格·賽格也是一位與疾病抗爭的“斗士”,2014年,63歲的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與病魔抗爭近3年時間,3次接受骨髓移植。周弘進一直珍藏著賽格親筆簽名的球星卡。花甲之年的賽格堅持帶病重返球場邊的工作崗位,而周弘進去年夏天特意向主管醫生請假,赴上海完成了對科比的專訪,采訪結束后科比看了他腹部手術后留下的長長的疤痕。
記:大家都說,你是中國的賽格。
周:我怎么敢與德高望重的前輩比肩。這是真心話,論資歷、論經歷,我都遠不能與賽格相提并論,他是我的榜樣,也是帶給我精神力量的因素之一。他能夠在與病痛抗爭的路上毅然重返賽場,這就是我最敬佩的,而我還差他很多。
記:你不是也有過嘗試嗎?專訪科比那次。
周:我屬于“淺嘗輒止”,算是向前輩致敬吧,因為不甘心成為專職病人。采訪科比結束后,我掀起衣服露出肚子上的疤,科比用手輕輕摸了摸那道豎著的疤。那個瞬間,我鼻子一酸,我相信他是感同身受的。NBA球員提起賽格,都是無比尊敬的,因為他們的職業生涯要承受傷痛,而賽格承受的是更為痛苦的病痛,他重新回到賽場的舉動,能夠帶給球員發自內心的鼓舞。作為我來說,這些年的一線采訪,見過不少被傷病折磨又站起來的球員,所以也受到了他們的激勵。
記:所以更加渴望讓更多人知道你的故事,還有你的工作?
周:是的。我希望更多人了解我從事的行業,真正愛上體育帶來的正能量。我的堅持、我的執著、我的理想,我絕不輕易放棄,不會因為生病而改變自己。這兩年的經歷,我最大的收獲就是信心。這次手術前,我親眼看著希望的大門慢慢關上,門里透出的光慢慢只剩一條縫。突然這個時候,有人來給你把門踹開,但告訴你,要去經歷的是一場殊死搏斗,你去不去?當然是去!我是不是有信心,不取決于困難大小,而是我自己的意志夠不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