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康市教體局印發了《關于做好2023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安教體發〔2023〕25號)(以下簡稱《通知》),為便于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理解和掌握入學政策,全面了解招生工作動態,現就《通知》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Q1:《通知》政策依據是什么?
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要求,繼續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發〔2019〕26號)精神,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教基廳〔2023〕1號)和《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陜教基一辦〔2023〕14號)有關義務教育招生入學部署要求,市教體局制定了《通知》。
Q2: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如何開展?
答:我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實行“市級統籌,以縣為主,屬地管理”的工作機制,市教體局負責統籌指導全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本縣域2023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方案,經當地人民政府(管委會)批準和市教體局備案審定后,組織轄區內各級各類義務教育學校(包括市直屬、高校附屬學校和民辦學校)開展招生入學工作;各小學、初中學校嚴格按照政策要求,在屬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實施方案公布后,方可啟動招生工作。
Q3: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對象是哪些?
答:根據陜西省有關規定,小學招收年滿6周歲(2017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安康市戶籍適齡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外地戶籍符合政策規定準入類學生。初中招收具有安康市戶籍或學籍的小學應屆畢業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外地戶籍符合政策規定準入類學生。
Q4:學生入小學一年級是否可以推遲入學年齡延緩入學?
答:年齡滿6周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等原因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對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或造成輟學,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Q5: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是什么?
答:義務教育學校堅持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小學招生入學采取登記入學,根據學區劃分方案和學校招生規模,按照“戶籍登記為主、房產登記為輔、就業經營補充”的原則,明確入學登記和新生錄取程序,統籌安排轄區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公辦初中入學采取按學區登記入學或小學對口直升入學;貞艏鼐妥x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由戶籍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做好入學保障工作。未在戶籍所在片區小學就讀的學生,如申請升入戶籍所在片區初中,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受理、審核,根據區域內初中學校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就學。鼓勵各縣(市、區)探索多孩子女同校就讀具體實施辦法,幫助家長解決接送孩子不便的實際問題。
Q6: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學區如何劃定?
答:按照“學校劃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學”的目標要求,根據縣域內適齡兒童少年人數、學校分布和規模、行政區劃、交通狀況等因素,為每一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科學劃定招生片區范圍,制定學區劃分方案,具體辦法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經當地人民政府批準,報市教體局備案后實施。
Q7:義務教育階段學?梢酝ㄟ^考試招生嗎?
答:所有義務教育學校都要遵守免試入學規定,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面談、評測等名義選拔學生。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采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
Q8:我市對保障隨遷子女入學有哪些規定?
答:落實教育部“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按照《居住證暫行條例》關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穩定就業、住所等規定要求,繼續實施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三證審核”(居住證明、戶籍證明、務工證明)制度,由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制定2023年隨遷子女招生入學工作實施細則,確保符合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能夠按時入學。
Q9:如何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答:由所在縣級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對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進行科學評估,對具備學習能力能夠到普通學校就讀的,優先安排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對殘疾程度較重,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安排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若本縣域無特殊教育學校,需在九年一貫制學校或寄宿制學校設立特殊教育班,為適齡殘疾兒童就近入學提供便利。對殘疾程度嚴重,不能到校就讀的,就近安排學校進行送教上門,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Q10: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有哪些教育優待政策?
答:我市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進藏干部職工子女、引進高層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嚴格按照國、省、市文件規定的條件范圍、優撫對象以及優撫標準和程序執行,由優撫對象所在單位主管部門負責審核把關,統一采集符合條件的適齡優撫對象子女信息,并出具相應身份證明、入學申請證明資料,經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資格審核后,依法依規落實教育優待政策。
Q11: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入學對證明材料和采集學生及家長信息有什么要求?
答: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對提供的入學證明材料列出清單,并提前告知家長。全面清理取消學前教育經歷、計劃生育證明、超過正常入學年齡證明、隨遷子女在戶籍地無人監護等證明材料;預防接種證明不作為入學報名前置條件,可在開學后及時要求學生提供。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類APP、小程序隨意反復采集學生相關信息。
Q12:我市對學生學籍管理有哪些要求?
答:嚴格落實《安康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充分利用“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及時掌握學生流動和輟學情況,著重加強小升初學生學籍續接及異動學生學籍審核和管理,確保招生計劃、錄取名單、學籍注冊、實際在校就讀“四個一致”,堅決禁止任何學校空掛學籍或違規接收借讀生。辦理轉學事宜必須規范使用《安康市中小學學生轉學申請表》,嚴格審核程序,及時辦理學籍接續。杜絕學生無序流動,堅決防止利用轉學變相擇校、變相掐尖。嚴格落實起始年級班額不超過55人(含55人)的規定,確保轄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大班額占比逐年下降。
Q13:我市對規范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提出了哪些紀律要求?
答:各縣(市、區)應嚴格執行教育部普通中小學生招生“十項嚴禁”紀律要求,不斷完善違紀舉報和申訴受理機制,認真辦理群眾來信來訪事項,及時糾正和嚴肅查處義務教育招生違規違紀行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嚴禁以集團化、聯合體等名義進行招生,集團化、聯合體內各學校招生后學生不得跨校流動。嚴禁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強化“陽光分班,合理排座”,按課程標準嚴格執行教學要求,小學一年級要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規范做好幼小銜接。中心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原則上不得舉辦寄宿制學校。
Q14:有哪些方式和途徑可以了解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入學政策、劃片范圍和招生動態?
答: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各學校要嚴格執行信息公開制度,及時公布并暢通招生入學咨詢和舉報渠道,不斷增強信息透明度,主動接受家長和社會監督。
希望家長朋友們及時關注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布的信息。不偏聽偏信,不要輕信自媒體、網絡營銷號等未經核實轉載的虛假信息,切勿上當受騙。涉及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的具體問題請向所在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對應的中小學校咨詢。
安康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咨詢投訴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