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趙翊君)“你們比親人還貼心!”紫陽縣雙安鎮84歲老人楊運蘭握著烏琳的手再三道謝。
8月29日,楊運蘭獨自到縣政務大廳辦理業務。剛一進門,她便因年事已高、語言表述不清犯了難。這一幕被工作人員烏琳看在眼里,她快步上前,輕輕扶著老人到一旁坐下,轉身端來一杯溫熱的茶水。
“大媽,您慢慢說,不急。”烏琳的輕聲安撫讓老人緊繃的神經漸漸放松。她一邊耐心傾聽老人的訴求,一邊細致講解業務辦理的每一個步驟。臨近中午,得知老人還沒吃飯,烏琳索性買來午餐,陪著老人慢慢吃。怕老人獨自回家迷路,她又趕緊聯系老人的家人和所在村的村委會,最后把老人安全交到親屬手中。
這樣的暖心場景并非個例。6月9日,城關鎮張先生在政務服務中心辦理養老保險繳費業務時,不慎將一張8000元的存單遺落在窗口。工作人員徐璐發現后,第一時間將存單交至總服務臺。總服務臺工作人員歐緒琴急群眾之所急,迅速聯系農商銀行,通過多方查詢獲取了張先生的聯系方式。此時,正在銀行焦急咨詢掛失業務的張先生接到電話,懸著的心終于放下。在順利領回存單后,他對工作人員拾金不昧的品德和高效服務連連稱贊。
這兩起事例的背后,是紫陽縣行政審批服務局深入開展孝義善舉培育工程的生動實踐。為讓孝義文化真正“看得見、摸得著”,該局從群眾需求出發,打出了一套“組合拳”:一方面,通過公開辦事指南、明確清單化流程,讓群眾清楚“辦什么事、怎么辦”;嚴格落實“6S”管理模式,破除辦事隱性壁壘,確保服務規范高效。另一方面,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建立問題閉環機制,依托“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實現訴求“第一時間響應、限時辦結”;針對特殊群體,開設“綠色通道”“長輩幫辦代辦專區”,完善母嬰室、愛心驛站等場所的基礎設施,推出幫辦代辦、“一件事一次辦”等特色服務,讓“老弱病殘孕”等群體感受到精準關懷。此外,還通過“五福送群眾”“健康義診”等活動,將便民服務與精神文化、健康關懷深度融合,讓群眾在“被尊重、被重視”的細節中體會服務溫度。
為推動孝義善舉從“個人選擇”成為“集體共識”,該局還強化典型示范引領,每周發布政務服務周報,每月評選先進典型,每季度評選“黨(團)員示范崗”,并公布“孝義善舉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