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歐緒珍 梁琳琳
“家人們看!這是種植在秦巴腹地的大黃,藥性足、品質優!”日前,紫陽縣瓦廟鎮邀請抖音主播“跑山阿紅”到該鎮助力農產品銷售。直播現場,主播手持剛采挖的中藥材,通過鏡頭向網友詳細介紹大黃的生長環境、藥用價值及種植過程,吸引了大量網友關注和下單。這一幕,正是瓦廟鎮借力直播電商,激活“深山經濟”的生動縮影。
瓦廟鎮地處秦巴腹地,生態環境優越,林地資源豐富,氣候溫和濕潤,為中藥材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白芍、白芷、天麻、大黃等地道藥材的盛產區。然而,過去因交通閉塞、銷路單一,缺乏龍頭企業帶動,中藥材種植以散戶為主,沒有形成規模。
“這片林地有200畝,過去一直閑置。去年9月份,紫陽縣著效中藥材有限公司流轉承包了這片林地,開始種植白芍、豬苓等中藥材。”隨著瓦廟鎮瓦房村黨支部書記唐有利手指的方向望去,在中藥材種植基地里,工人們正在翻土、放苗、覆土,忙碌的景象勾勒出一幅不負春光、不誤農時的和諧春耕圖。唐有利介紹,發展中藥材種植村民不僅每年能拿到土地流轉費,還能就近在基地務工,收入大大提高。
近年來,瓦廟鎮立足資源稟賦,錨定“中藥材強鎮”建設目標,把中藥材產業作為全鎮的主導產業,堅持高起點規劃、一體化布局,落實一系列產業獎補政策,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強化人才培養。截至目前,該鎮已發展中藥材6000余畝,培育中藥材龍頭企業5家,打造縣級中藥材園區5個,建成投運中藥材加工廠3家。同時,積極依托省級幫扶部門對接省中醫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專家,建成中藥材種植專家工作站1個。
在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的同時,瓦廟鎮搶抓“互聯網+”機遇,積極搭建“線上”銷售渠道,加強與“三農”主播、電商平臺合作交流,加大對企業和農戶的培訓力度,利用網店銷售、直播帶貨及自媒體宣傳等方式暢通中藥材銷路。
“過去賣給批發商,價格壓得低。如今直播間直面消費者,利潤翻番!”種植大戶婁作孝感慨。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楊林算了一筆賬:“通過電商壓縮中間環節,藥農收入提高40%,客戶購買成本降低20%。目前,該鎮已孵化20余名本土主播,合作網絡達人、電商平臺超10個,年線上銷售額突破500萬元。”
“瓦廟鎮將依托秦巴生態與中醫藥文化‘雙IP’,積極推動‘電商+文旅’深度融合,實施春季賞藥花、夏季研學游、秋季采藥體驗、冬季養生膳的三產聯動模式,打造獨具特色的農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秦巴山區的自然風光與中醫藥文化魅力,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力,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瓦廟鎮黨委書記王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