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效廉)近日,紫陽縣在全縣范圍內對所有農戶“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等情況逐村逐戶逐項進行脫貧成果鞏固問題拉網式大排查大整改,為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該縣重點聚焦對群眾收入,安全住房,飲水安全,教育保障,醫療保障等方面情況逐村逐戶進行排查風險隱患。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把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大排查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具體行動,真正把排查整改的過程轉變為鞏固脫貧成果、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的過程。各鎮承擔本區域排查工作主體責任,各行業部門承擔本系統排查工作主管責任,監督、指導、協助各鎮開展工作,幫扶干部進村入戶開展回訪,落實常態化幫扶措施。全體縣級領導迅速下沉到包聯鎮村開展督導檢查,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及時協調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取得實效。并堅持舉一反三、統籌推進、真改徹改,對本次排查出的問題建好臺賬、立行立改,與中省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反饋問題整改、與防返貧監測預警結合起來,一體推進、同步落實。
同時,對排查工作不嚴不實、行動遲緩、作風漂浮、造成不良影響的嚴肅追責問責,確保排查整改工作取得實效。
該縣要求各級各部門充分認識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艱巨性、長期性,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扭住重點,強化措施,堅決守住脫貧攻堅勝利果實。對重點人群、低收入人口開展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各鎮聯村領導負總責,每月定期組織召開村級預警監測專題會,對排查發現的返貧致貧風險農戶進行研判審核,分層分類及時納入幫扶范圍,實行動態監測、動態管理、動態清零,堅決防止脫貧人口返貧和邊緣人口致貧。從就業需求、產業發展、管理服務等方面持續用力,用心用情做好后續扶持和生活保障。穩妥有序做好扶貧項目資產確權登記、資產移交、運營管護等,進一步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長效機制,規范收益分配和資產處置,實現長期穩定發揮效益。依托新社區工廠、農民合作社等市場主體,規范用好公益專崗,為弱勞動力開拓更多就業崗位,常態化開展有組織勞務輸出,促進群眾穩定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