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慧慧
4月底,紫陽縣洄水鎮團堡村“惠民e站”愛心超市里,熱鬧非凡,村民們正在各自挑著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和農用物資。與往常不同的是,“惠民e站”愛心超市的物品必須用積分來換取。
“惠民e站”集“超市、電商、圖書室”三大功能于一體,成立了愛心積分評議小組及愛心積分卡管理工作小組,分別組織發動群眾進行積分評議和愛心積分管理監管工作。根據會員產業發展、技能培訓、行為規范、遵紀守法等方面進行季度考評打分,評議積分轉換為超市積分,團堡村287戶農戶均為愛心超市會員,每位會員初始積分為10分,1分抵現金3元,通過直接兌換商品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剛從田里挖藕回來的徐先平、陳勝臺老兩口精心挑選了一雙解放鞋、一頂草帽、一提衛生紙,工作人員笑意盈盈地說:“你們倆一共300多分哩,再去多選選”。老兩口聽后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笑出了聲。徐先平家是評選出的積分大戶,不僅養了30多頭豬,一年還能收七八千斤藕,屋前屋后更是打掃的窗明幾凈。“不用給現金,要啥挑啥,真是太方便了”,徐先平一邊向記者展示著自己的“戰利品”一邊高興地說到。
當記者提出如何保證“惠民e站”的長效發展時,團堡村村支書鐘雅介紹:“愛心超市的貨物啟動資金是由幫扶部門以及社會愛心人士提供的,而最大資金來源是三變改革分紅資金。團堡村共有6家合作社,以前的分紅金是直接向村民發放,通過動員現在把這部分資金注入到愛心超市中,從而保證了愛心超市的可持續性運轉”。
王厚華、田遠樹夫婦倆也挑選了滿滿一背簍物品,王厚華的家里不僅養的有豬、蜜蜂、茶葉等產業,田遠樹還因為十年如一日照顧癱瘓的婆婆,在去年被評為了“好媳婦”。田遠樹說:“我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沒想到還能兌換這么多好東西,愛心超市真的是暖了我們的心”。
“惠民e站”除了積分獎勵機制外,還對違反法律法規行為以及“等靠要”思想的村民進行懲罰減分。如今,團堡村的村民們自力更生、自我發展的勇氣和信心更強了,由“干部干、群眾看”轉變為“群眾干、干部幫、社會扶”,形成了村民自治的良好氛圍和崇德向善的良好風氣。
洄水鎮鎮長郭申堂介紹,建愛心超市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新民風建設,帶動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切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更方便群眾的生產生活,也更促進群眾向善向上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