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艾路 王希平 黃志順)安康市紫陽縣建立嚴密的扶貧項目資金管理使用體系,整合使用各類扶貧資金近10億元,激活產業增收活力,激發強大的脫貧動能。
2017年,紫陽縣共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38億元,爭取國開行貸款計劃4億元,發放小額貼息貸款1.8億元,下達扶貧互助資金1.08億元,多措并舉確保扶貧資金投入。為防止資金“跑冒滴漏”,紫陽縣構建多元化資金監管機制,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審計等職能部門的作用,對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嚴密監控。
把資金盯“死”,不等于管“死”。相反,紫陽縣在具體操作中,支持鼓勵用好扶貧資金。該縣蒿坪鎮王家河村是“三變改革”省級試點村之一,村上將貧困戶互助資金借款額度從1萬元提高到3萬元,用資金托管的形式,將貧困戶托管給舍頓茶葉有限公司,每戶貧困戶每年可獲得2000余元的固定收益。此外,通過參與企業日常生產,每戶貧困戶還可獲得3000元至5000元勞務收入。紫陽縣還將互助資金與扶貧貼息貸款“打捆”,幫助貧困戶開足浴店、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等,每戶貧困戶最高可以獲得6萬元資金支持。
多元化的扶貧資金投入,為紫陽縣貧困戶創業增收提供了堅強支撐。截至2017年末,紫陽籍勞動力在外開辦的修腳足浴門店增加到2000余家,年創造勞務收入超過6億元;茶葉、魔芋、特色養殖等產業蓬勃興起,培育企業、經濟合作組織等市場主體32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