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大麗 楊志貴)近日,紫陽縣164名村級就業服務協管員經培訓后已正式上崗,奔赴基層就業服務一線、助力脫貧攻堅。本次上崗的協管員,是縣人社局從扶貧部門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適齡勞動力中招聘的具有良好品行、無違法犯罪記錄、年齡在18至50周歲之間、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基本掌握常用計算機辦公軟件的操作技能、適應該工作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的公益性崗位。原則上在全縣175個行政村設立的基層就業服務公益性崗位,每村1個。具體業務是負責村級就業扶貧信息統計、貧困勞動力就業失業監測、就業扶貧及社保政策宣傳、技能培訓生源組織等基礎就業與社保業務。本次所增加的公益性崗位,具體按照“自愿報名、村委會初審推薦、鎮政府審定聘用、人社局審核備案”的程序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各鎮人民政府作為用人主本,與聘用人員簽訂一年一期限的聘用合同,且由本人承擔崗位職責,完成相應業務工作,一人一崗一責,用人主體不得另派他人頂替并和其他公益性崗位重復疊加使用。各鎮社保站加強對所屬村級就業服務協管員的業務指導和日常管理,建立并完善管理臺帳及核查制度,對出現不能正常履職、不能勝任工作的,縣人社局將按照相關規定、視其情節給予停發工資或解聘處理。
村級就業服務協管員工資標準為每人每月1000元,由各鎮人民政府先發后補,通過銀行代發。各鎮每月25日前向縣人社局申報公益性崗位補貼,經縣人社局審核、縣財政局復核后按月撥付至各鎮人民政府。村級就業服務協管員是基層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崗位的設立不但填補了紫陽村級就業創業服務隊伍的空白,而且扎實做好以就業扶貧為重點的公共就業服務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更為重要的是將公共就業服務進一步延伸到最基層,從而形成縣鎮村(社區)三位一體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對該縣農村勞動力資源管理、城鄉公共就業服務、基層村組(社區)就業服務平臺建設、特別是脫貧攻堅工作等將起到積極重要的推動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