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唯)貧困村衛生室建設是脫貧工作的重要指標,是衡量貧困村能否出列“七條標準”之一。為全面完成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任務,紫陽縣把貧困村衛生室建設納入整縣脫貧的重點工程之一,在各鎮摸底、縣衛計局把關審核的基礎上,決定對全縣85個未達到標準化的村衛生室進行統一建設,以實現全縣村衛生室標準化覆蓋率100%。
為保證貧困村衛生室建設順利實施,紫陽縣制定出臺了《貧困村衛生室建設項目計劃》,明確指出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應根據服務范圍和服務人群進行布局,以合理配置衛生資源、方便群眾為原則進行選址,一個行政村獨立建設一所,占地面積不少于150㎡,建筑占地80㎡,共建設兩層磚混結構房屋共計160㎡。嚴格按照標準,將醫療用房與生活住房分開建設。一層設置為醫療服務區,含診斷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藥房和觀察室,配備廁所,做到“五室分開”。二層設置為村醫生活區,含休息室、廚房、客廳、廁所等。同時,縣衛計局對鄉村醫生人員資質、執業狀況等實施全程監管,并為每所新建村衛生室統一配置診斷床、藥品柜、電腦等常用醫療設備。新建村衛生室統一了外觀形象,統一了建筑標識,增加了活動場所和宣傳陣地。
據悉,此次貧困村標準化建設項目,由各鎮人民政府負責具體實施,衛生計生單位負責業務指導,由縣建筑設計院統一設計圖紙,遵循“一次建設到位,不重復建設”原則,利用扶貧整合資金對每所村衛生室補助20萬元,預計投入建設資金達1700萬。
目前,建設項目已順利實施,圖紙設計及項目預算已完成,各項目鎮已完成對村衛生室的規劃選址,高灘鎮朝陽村等部分2017年出列貧困村已開始動工建設,預計在10月底前,85所貧困村標準化衛生室建設任務將全面完成。通過規范化建設,村衛生室達到房屋布局流程、外觀標識、設施設備、鄉村醫生“四到位”,為實現貧困村民“小病不出村,有病能醫治”脫貧攻堅目標承諾奠定堅實醫療保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