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安康紫陽縣21萬畝富硒茶開園。為提升采摘管理水平,當地政府整合4500萬元用于茶產業建設,服務茶農多出好茶。充沛的雨水加上適宜的溫度,紫陽縣城關鎮塘么子溝村茶園較往年提前開園,茶葉合作社技術人員上門指導茶農按照統一標準分級采摘“明前茶”。
安康市紫陽縣城關鎮雙臺茶葉專業合作社技術人員楊德春:“這兩天深淺不一,深了的可以余葉采(分級采摘),只采標準的一芽一葉,這兩天才開始,為了下一批的質量,像這個把下一批的葉子可以余著。”
茶農賀明香告訴記者,以前為了多采鮮葉,無論大小見著芽頭就采。鮮葉品質高的,一斤能賣到八十塊錢,而將芽頭采摘完后,剩下的茶樹葉片大,品質差,一斤只能賣到五六塊錢。按照標準化采摘,鮮葉采摘期延長了,收入自然增加。
安康市紫陽縣城關鎮唐么子溝村茶農賀明香:“往年只能掙一茬子錢,現在就能掙兩三茬子錢,收入高了肯定農民就有興趣了。”
標準化采摘是紫陽縣提升茶產業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為加強茶農培訓,政府采取了購買服務的模式。專業合作社每培訓一名茶農,政府給予100到160元的補助。同時,以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組建茶園管理專業服務隊,帶動茶園管理標準化水平提升,對驗收合格的標準化茶園,政府每畝獎勵 200元。據了解,今年紫陽整合爭取用于茶產業轉型升級的資金達到了4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