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服務中心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濤)今年2月,紫陽縣電商創客林紅梅和她的“十萬大軍”受到《陜西日報》關注,林紅梅借著紫陽大力發展縣域電商的東風,投入電商創業大潮,短短兩年時間,她利用“微營銷模式”,吸引“粉絲”十余萬,她創辦的三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長為擁有資產三千萬元、員工五十余人的電商企業。林紅梅的創業故事,只是紫陽縣電商蓬勃發展的冰山一角。
2016年7月,紫陽縣被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該縣搶抓機遇,成立了以縣長掛帥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縣經貿局為全縣電子商務工作主管部門,統籌規劃和組織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縣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縣電商運營主體,建立了政府推動、商務主管、供銷實施、部門配合、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工作機制。
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該縣拿出財政預算500萬,專項用于電商工作。制定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實施意見(試行)》,從完善配套設施、強化要素支撐等15個方面,全方位、系統化推進電商發展。制定出臺《紫陽縣促進電子商務發展扶持辦法(試行)》,對電商企業和個人予以扶持,對電商基礎性、關鍵性項目加以引導幫扶。
縣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該縣升級改造了縣級電商服務(孵化)中心,在毛壩、蒿坪等6個鎮建成鎮級電商服務站,形成45個村級電商扶貧示范網。規劃建設了8000平方米的縣級現代電商物流中心,培育物流快遞企業16家,初步構建了連通鎮村的物流網絡。
過去的一年,是紫陽電商發展最快的一年,電商市場主體發展不斷壯大,和平茶業、紫陽富硒食品公司等傳統企業電商轉型加速,三生網絡、聚茶源商貿等為代表的新興電商企業成長迅速,電商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據該縣電商辦統計數據,2016年該縣組織各層面電商培訓2000人次,新注冊電商企業24個、個體工商戶70戶,培育微商社群28個,引導和培育本土電商企業56家、電商產品供應商16家,自建電商平臺5個,培育天貓旗艦店3家、京東旗艦店2家、淘寶店鋪379家,微商1336戶,全年實現線上銷售額與交易額同比增長一倍以上,帶動2000余人在電商產業鏈各環節創業就業。紫陽電商在2016跑出了“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