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志貴)2017元月至今,紫陽縣人社局接到農民工投訴29起,為300余名農民工追欠工資240萬元。涉及農民工人數和拖欠工資分別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為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紫陽把保障農民工工資作為民生工程重點主抓,強化勞動政策法規宣傳和監察執法力度,具體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營造輿論宣傳氛圍,以勞動法規宣傳年活動為契機,通過縣廣播電臺《法之聲》欄目開辦勞動保障維權系列講座;充分利用春節農民工大量返鄉的黃金時段開展“春風行動”、12333咨詢熱線,通過“科技之春”、“三下鄉”等在農民工流動相對集中地方向農民工和用工企業老板大力宣傳勞動保障政策法規,增強企業法律觀念和農民工自身維權意識;利用“微信息”網絡資源,通過QQ群、微博、微信和“勞動保障執法”公眾平臺,更加方便、快捷地向農民工提供無“微”不至的勞動法律保障和援助服務,在全縣掀起了學法懂法守法熱潮,從而營造了廣泛的輿論宣傳氛圍。二是形成執法監督體系,建立了以縣勞動監察執法大隊為主體、鄉鎮勞動社保為骨干、社區(村組)勞動保障協管員為基礎的勞動監督維權體系,把農民工的維權向基層和生產一線廣泛延伸。通過勞動監察執法、常規檢查、企業年檢及時發現用工單位不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不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不按規定發放工資等違法違規行為,縣人社局和勞動監察執法人員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維權。三是建立維權長效機制,即人社、司法、公安等相關部門的協調機制、農民工輸出輸入兩地對口單位的合作機制、縣鎮勞動保障兩級聯動機制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四是實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在政府投資項目的建筑施工領域推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積極參與縣上重大項目建設的項目招標、資金撥付、企業用工、竣工驗收等全過程,充分發揮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有效地遏制了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截至目前,該縣已累計征收農民工工資保證金6200多萬元,工資保證金已成為保障農民工工資的“護身符”、“拖老板”的“緊箍咒”、勞動保障維權的“殺手锏”。2016年至今共為1200余農民工追欠工資362萬元,有段順口溜在一些建筑工地農民工中廣為傳唱:以前辛苦干一年、不見一分血汗錢;現在不怕老板跑、工資政府已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