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志貴 葉天林)紫陽縣瓦廟鎮堰塘村的金世顯在外打工,繳納養老金要先把錢寄回家然后由家人把錢拿到村上去交給業務代辦員后再集中交到鎮社會保障事務所,最后才統一存到銀行。這樣經過幾個來回要三五個月還不一定能轉入相應的個人賬戶。
今年以來,紫陽縣城鄉居民養老經辦中心主動與農商行聯系,并簽訂經辦中心、金融銀行、參保人員“三方協議”, 充分發揮社保卡個人賬戶金融功能,在全縣推行社保銀行“代扣代繳”。參保人按照自愿選定的繳費檔次,將參保資金存入社保卡個人賬戶,由農商行從參保人的社保卡個人賬戶中劃扣款項到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經辦中心的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戶。參保人既可一次整存、分年扣取,也可零星存入、一年扣取。在外打工的通過異地存款、本地扣繳。既給全縣參保群眾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繳費方式,又提高了社會保障服務工作質量和效率。更為重要的是防止了“多傳手”挪用、貪污現金等隱患,確保社保基金安全運行。
截止目前,該縣社保卡成功代扣代繳1.2萬人,及時安全到賬139.9萬元。全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19.3萬人,領取養老金待遇5萬余人,累計發放養老金2.3億元。從而使這張“記錄一生、管理一生、服務一生”的“第二身份證”社保卡真正成為方便參保人的“連心卡”、繳費群眾的“放心卡”、領取養老金的“貼心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