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志貴)紫陽縣抓住被國家發改委等10部委批準為全國首批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的重大機遇,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民生工程主抓,通過免費技能培訓,搭建創業平臺、優惠政策扶持、勞動保障維權等措施千方百計為農民工提供就業服務。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按照縣政府的工作部署,重點組織實施修腳養生、電子商務、特色烹飪等“五大技能培訓”工程,按照免學費、食宿費,補貼交通費“兩免一補”優惠政策,采取“訂單式”定向培訓方法,近兩年共開設10余種專業、80多個班次、培訓6500余名學員。根據后期跟蹤回訪統計,培訓學員就業率在70%左右。
搭建基層創業平臺,通過建立基層創業就業服務平臺聯合打造紫陽縣電子商務服務創業孵化和紫陽縣蒿坪鎮雙星社區農貿市場創業孵化“兩個基地”,創建了向陽、蒿平、紅春三個鎮級創業就業服務站和城關四社區、向陽居委會、蒿平鎮社區以及王家河村等8個創業就業服務中心;與此同時,啟動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
提供優惠政策服務,按照重點扶持500戶個體工商創業示范戶、1000戶林下種植養殖業大戶、100戶小微企業、10戶勞動密集型企業和“1對1”的幫扶(就業扶持“五個一“)扶持創業的工作模式,重點對當年新招用農村富余勞動力、失業人員、復員退役軍人、大中專畢業生等達到現有在職職工30%以上且參加了職工社會保險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進行重點扶持。累計發放3.6億元小額貸款扶持6000余人成功創業,因此帶動近2萬人走上就業崗位。
強化勞動保障維權,該縣以貫徹《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為重點,主動出擊對136個用工單位涉及2300多名職工開展勞動用工專項檢查,特別對勞動合同簽訂率低、社會保險參保率低,建筑工程施工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兩低一拖欠”的重點企業進行職工花名冊、勞動合同書、規章制度、工資支付、社會保險繳費記錄“五對照”的辦法邊查邊糾,規范企業勞動用工行為。在政府投資項目的建筑施工企業全面推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累計征收農民工工資保證金3001.6萬元,2015年至今,為1100多農民工追欠工資、開展法律援助共挽回各項經濟損失4474.5萬元,切實保障了農民工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