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志貴)紫陽按照“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發展戰略,通過對高校畢業生開展創業培訓、政策幫扶、搭建平臺、宣傳引導等措施強化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服務工作,使458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組織推薦見習生104人,收到可喜成效。
縣電商辦、團縣委、人社局等相關部門針對高校畢業就業愿望、創業能力、家庭情況等結合紫陽縣情實際先后通過開展電子商務、修腳養生等五大技能免費培訓,引導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和有創業能力的青年人才參加多層次、多渠道、多專業、多種形式的創業培訓,重點從就業形勢、擇業觀念、專業知識、實際操作、創業指導等方面向高校畢業生傳授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使其盡快轉變職業觀念、適應社會環境、增加就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
縣人社系統開展對高校畢業生“一對一”的幫扶,重點是:對回紫陽的高校畢業生從報到進檔、人才入庫、政策咨詢到創業培訓、就業指導、后續跟蹤等開展“一條龍”就業服務;每年安排100萬元,用于高校畢業生創業的一次性開業補貼、啟動資金扶持和創業帶動就業獎勵;對高校畢業生成功創業并穩定經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2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對當年新招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役軍人等人數達到現有在職職工30%以上且參加了職工社會保險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作為優惠政策扶持重點的;對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通過建立“紫陽縣電子商務服務創業孵化基地”、“紫陽縣蒿坪鎮雙星社區農貿市場創業孵化基地”和社區創業就業服務中心等基層創業就業服務平臺啟動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與此同時,對即將畢業的高校畢業生和回本縣報到時以及“春風行動”等就業旺季通過開展“推介大學生就業”、組織高校畢業生參加各類人才交流和舉辦本縣人才招聘會等活動千方百計為大學生搭建就業平臺、提供創業就業服務。
利用報刊、網站、廣播、電視、微信平臺等媒體廣泛宣傳涉及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的優惠扶持政策;大力推廣相關部門和單位以及鄉鎮鼓勵大學生創業就業工作的先進經驗;樹立各行業涌現出的大學生創業就業的先進典型,為其創造良好的創業就業環境。通過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產生了一系列創業帶就業的滾動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