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志貴)為進一步提升城鄉勞動力職業技能,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打好2016年脫貧攻堅戰,紫陽結合縣情實際調整工作思路,采取“四輪”助推“五大”技能培訓,實現“十三五”開局之年首季開門紅。
明確目標、政府促動,將修腳養生、特色烹飪、電子商務、家政月嫂、電工電焊五大免費技能培訓寫進紫陽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納入2016年重大民生工程之一。整合培訓項目、把各項培訓任務分解到相管部門和鄉鎮并列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夯實責任、部門聯動,按照政府主導、部門主抓、行業主管、培訓機構主辦、全縣上下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免費職業技能培訓為支撐、鎮村農民技術培訓為補充的職業技術教育培訓體系。充分利用“雙節”農民工返鄉和春茶上市等黃金時段,根據新生代勞動力結構特點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專業、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重點對登記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的專業培訓、貧困家庭成員的定點培訓、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的集中培訓。
協調配合、上下互動,各鎮及相應對口部門按照生源招收、組織培訓、就業安置、跟蹤服務一條龍工作業務流程密切配合、互動協調,并實行按月公布、季度通報、半年督查、年終考核機制強力推進各項專業技能培訓工作。
廣泛宣傳、典型帶動,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紫陽宣傳手機客戶端以及講座、宣傳手冊、村組院落會等各類媒體和不同方式廣泛宣傳。特別是通過“紫陽修腳師”引領脫貧致富典型以點帶面,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群眾組織參與的工作熱情,激發了城鄉勞動力踴躍報名參加各類技能培訓的積極性。
通過以上措施,有力地助推紫陽職業技能培訓走向規范化、常態化和多樣化。充分發揮了技能培訓強素質、促就業、保民生的主導作用。2016年一季度,該縣共舉辦以修腳養生為重點的各類技術培訓15個班次,培訓學員1890人,完成年度4000人培訓任務的46%,實現“十三五”開局之年首季開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