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紫陽縣搶抓陜南避災扶貧移民搬遷政策機遇,將移民搬遷列為全縣重點工作并作為鄉鎮“一號”工程來抓,累計移民搬遷1.86萬戶6.86萬人,搬遷戶數、搬遷人數分別占全縣應搬遷3.2萬戶13.2萬人的58%、52%。
該縣按照“梯次搬遷、統籌城鄉”和“富裕戶進縣城、中等戶進集鎮、一般戶住社區、困難戶靠保障”的搬遷工作思路,建集中安置點157個,其中100戶以上集中安置點34個,500 戶以上的集中安置點1個,集中安置1.58萬戶,集中安置率達85%,帶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4.23萬人。實施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項目445 個,投入資金7.8億元,配建幼兒園、敬老院、衛生醫療室、社區服務中心、文體活動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為移民搬遷群眾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
為了使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紫陽縣采取五個“一批”的辦法拓展搬遷群眾致富路。即建設特色產業基地、現代農業園區消化一批,工業企業、民營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安置一批,發展商貿服務業轉化一批,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輸出一批,開發社會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五年來,該縣結合移民搬遷,發展產業園區11個,建茶葉、魔芋、玉米、食品等加工企業25個,覆蓋搬遷農戶5000余戶;實施勞動技能培訓7500余人,累計完成轉移就業2萬余人。
據悉,“十三五”期間,該縣計劃投資37.68億元,實施搬遷扶貧1.56 萬戶 6.2 萬人,到2020年實現符合條件和有搬遷意愿的群眾應搬盡搬,促進農村居民就地就近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