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世文)近年來,紫陽縣交通局高度重視,嚴格按照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多措并舉,在包聯村扎實開展扶貧幫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從“扶志”入手,激發內在動力。該局在認真開展調查摸底、精準識別貧困戶的基礎上,堅持從破除“等、靠、要”思想入手,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脫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的斗志和信心。通過多次召開黨員會、群眾會,宣傳各級政策精神,普及扶貧惠民政策,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在道路、水窖等基礎設施建設中,由受益群眾自建自管。目前,已通過各類扶貧項目實施,撬動貧困群眾自籌各項發展資金80多萬元。
改善基礎設施,夯實發展基礎。該局立足村情實際,根據群眾生產、生活方面的迫切需求,圍繞該村道路交通滯后、水利基礎設施薄弱、供電線路老化等問題,爭取縣水利部門支持,啟動建設水窖42口,建設6組3000米人畜引水工程;積極協調電力部門完成電網改造18桿公里,建成慈善便民橋1座,新建生產道路0.5公里,實施通村公路完善工程11公里,全村交通條件得到顯著改善。
培育富民產業,促進穩定脫貧。該局堅持把培育富民產業作為增強貧困群眾自我“造血”功能的根本來抓,大力鼓勵、支持、引導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茶葉、核桃、魔芋、養羊等種、養殖產業。目前,該村已完成500畝老茶園改造,新建豐產密植茶園321畝、點種茶籽200畝;落實核桃建園1100畝,正在進行整地及挖坑;發展養羊20戶580只,種植魔芋115畝;扶持培育茶葉加工廠2個,其中1個已建成投產,另外1個廠房建設已啟動。
注重技能扶貧,提升發展能力。該局為提高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把技能培訓作為加快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牽頭組織貧困群眾到煥古、紅椿等鎮進行現場觀摩,學習茶園種植管理技術;邀請縣內農業、茶葉、畜牧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分別開展茶園管理、茶苗栽植、核桃栽植等現場培訓,將實用技術送到貧困群眾手中。同時,還組織10余人參加縣人社局組織開展足浴足療、茶葉加工等技能培訓,使貧困勞動力掌握一技之長,增強貧困群眾增收致富和自我發展的后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