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何丹
晨光熹微,薄霧如紗。鎮坪縣聯合村的小廣場上,已響起歡快的節奏,村民劉其鳳和舞蹈隊的姐妹們正迎著朝陽排練新舞步。沿南江河蜿蜒而建的口袋公園里,晨練的居民絡繹不絕……
這些生動場景不僅是鎮坪城鄉風貌持續提升的鮮活印證,更是縣人大常委會在縣委堅強領導下,聚焦“文共體、醫共體、教共體”建設,依法履行監督職責,助推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
“過去縣里文化設施不足,活動也少,現在完全不同了。”鎮坪縣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該縣被確定為全市緊密型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共同體試點縣,縣人大迅速響應,將文共體建設列為監督重點。
監督絕非“走過場”,而是要精準發力、務求實效?h人大常委會結合歷年開展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視察,對文共體建設進行專項視察,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意識提升、硬件設施改善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縣政府對人大審議意見高度重視,專題研究部署,狠抓落實整改,將監督成果轉化為具體行動。
在持續監督推動下,鎮坪縣公共文化設施總面積達2.7萬平方米。黃龍潭運動公園的建設將有效補齊縣城體育場館和公共文化活動場地短板。
更令人欣喜的是,文化活動的活力被徹底激發。2024年以來,全縣開展各類文化活動400余場,縣鎮村三級文化場館累計服務群眾30萬人次以上,年人均接受文化場館服務6次以上。安康漢調二黃普法宣傳、陜南民歌巡演、長壽文化系列活動等特色活動,讓城鄉群眾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在文化滋養民生的同時,健康守護的根基也愈發堅實。“縣中醫醫院提前半年投用,新的縣醫院醫技大樓也啟用了,我們看病更方便了。”面對這些變化,鎮坪居民感觸頗深。
近年來,縣人大常委會針對衛生健康人才、中醫醫院發展、醫療衛生改革等方面開展視察,系統提出審議意見,并持續監督跟進。審議意見得到縣政府高度重視,逐一落實整改。全縣衛生健康系統人才資源調配管理機制不斷完善,有效解決了醫療衛生人才引進難、留住難、培養難的問題。
人大監督的剛性,體現在對整改落實的一抓到底?h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提出的審議意見,必須看到實實在在的整改效果。”這種釘釘子精神確保了醫共體建設扎實推進。
目前,新購置的1.5T核磁共振醫用檢查設備已投入使用,醫療衛生環境得到很大改善,檢查檢驗能力不斷提升。醫療資源的均衡配置,讓城鄉居民享受到了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醫療關乎身體安康,教育則關乎成長與未來。教育是國之大計,也是人大監督的重點領域。面對家長和社會對全縣初級中學教育教學質量日益增長的期望,以及優質生源和師資流失等問題,縣人大常委會及時走訪調研,收集意見建議。
縣人大黨組高度重視,要求持續關注,并向縣委報告,將其列為“教共體”視察整改的重點內容。在縣委的統籌部署下,縣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針對人大反饋的問題,制定專項整改措施,狠抓工作落實。
在精準監督與政府有效落實的協同發力下,鎮坪縣各中小學校在教共體的制度框架下,初步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多,專業成長的機會增加,激發了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隨著“教共體”建設的不斷推進,全縣城鄉教育差距正在逐步縮小,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人大監督不是終點,而是新實踐的起點。”鎮坪縣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跟蹤“三個共同體”建設,為鎮坪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