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高小軍
在鎮坪縣華坪鎮團結村,張書香從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成長為烤煙種植大戶,不僅實現了自家的脫貧致富,還帶動周邊農戶增收,成為十里八鄉聞名的“能干人”。
張書香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早些年,為改善家庭經濟條件,她背井離鄉前往沿海地區打工。在外的日子里,雖然能獲得相對可觀的收入,但對家人的思念如影隨形,尤其是對年幼孩子的牽掛,讓她內心充滿了愧疚。經過深思熟慮,2006年,張書香毅然放棄在外的工作,回到家鄉,決心在家鄉的土地上開辟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致富路。
起初,張書香嘗試種植蔬菜。然而,由于蔬菜價格波動大、種植技術不夠成熟,經濟效益并不理想。面對失敗,她沒有氣餒,而是積極尋找新的發展方向。2011年,在了解到烤煙種植的前景后,張書香決定投身其中。剛開始,考慮到資金、技術和市場等因素,她每年只種植40畝烤煙。為了掌握烤煙種植技術,她虛心向煙草公司的技術人員請教,參加各類種植培訓,購買專業書籍自學。在種植過程中,她細心觀察煙苗的生長情況,從育苗、移栽、田間管理到烘烤,每個環節都親力親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隨著對烤煙種植技術的熟練掌握和市場的逐漸穩定,張書香嘗到了甜頭,也堅定了繼續擴大規模的決心。她逐漸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50畝左右。如今,她每年的烤煙收入穩定在60萬元左右。
張書香深知,一個人的富裕不是真正的富裕,只有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才能讓整個村子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多年來,她的烤煙產業每年帶動周邊農戶務工,用工量達4000余人次,發放工資40余萬元,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烤煙種植的行列中來。對于新加入的種植戶,張書香總是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種植經驗和技術,從選種、育苗到田間管理,她都耐心指導,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在她的帶領下,團結村的烤煙產業逐漸形成規模,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之一。
為了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張書香積極響應“穩糧擴豆”號召,帶頭開展煙豆復合種植,將煙田全部套種黃豆。這樣一來,不僅增加了土地的產出,還改良了土壤,實現了一季雙收。據了解,每畝煙地套種黃豆后,可增收600多元。
除了在產業發展上發揮帶頭作用外,張書香還積極參與村里的各項事務,關心關愛困難群眾。作為團結村計生協會副會長,她積極組織有致富意愿的協會會員發展產業,主動幫助計生貧困戶解決資金和技術上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