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羅文杰
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鎮坪縣緊緊圍繞“生態宜居”目標,精準施策、多措并舉,全力推動生態振興,一幅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鎮坪縣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積極培育生態農業,推廣有機種植和養殖技術,打造了一批綠色、無污染的農產品品牌,如中藥首位產業、高山富硒農產品、綠色環保建材等,既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又提升了市場競爭力,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同時,依托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優美的自然風光,發展生態旅游產業,通過開發森林康養基地、鄉村民宿等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休閑度假,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為生態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的寶貴財富,鎮坪縣持續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全面推進垃圾處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等工作。在垃圾處理方面,建立了“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實現了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全縣結合公益性崗位配備村保潔員58名,58個行政村已全部完成垃圾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到99%。同時,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對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有效改善了農村水環境。此外,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將衛生廁所改造與鄉村旅游發展相結合,建設了一批美觀實用的無害化衛生廁所,讓鄉村更加整潔宜居。
縣農水局、縣生態環境分局、華坪鎮及縣城鄉建設公司等多部門聯動協作,精心組織實施了多項重大治理工程,覆蓋南江河、洪石河、大曙河、竹溪河、漁泉河、毛壩河等流域,同時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總投資近2億元。在南江河流域重點段治理工程中,通過河道清淤、堤岸加固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改善了沿岸生態環境。洪石河流域、大曙河、竹溪河流域、漁泉河、毛壩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則從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修復等多方面入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不僅提升了耕地質量與農業生產效率,還通過優化農田水利設施布局,減少了水土流失,促進了農業與生態的良性互動。
生態振興離不開生態文化的支撐,鎮坪縣注重生態文化的培育和傳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廣大群眾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增強環保意識。在學校,開設生態文明課程,培養學生從小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在農村,利用文化墻、宣傳欄等陣地,宣傳生態環保知識和政策法規;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最美生態家庭”“生態文明示范村”等評選活動,激發群眾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了人人關心生態、人人支持生態、人人參與生態建設的良好氛圍。今年在“6·5”世界環境日中,組織開展“共建美麗鎮坪 生態文明大家宣”短視頻抖音大賽,瀏覽量近120萬人次,大力宣傳了鎮坪優美的生態環境、絢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生態文化,讓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實施“書香鎮坪”計劃,堅持“種文化”與“送文化”相結合,發揮農民主體作用,拓寬素質培訓面,提升全民生態文明素養,引領了文明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