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何丹
仲春時節,行走在鎮坪的溝溝坎坎,陣陣藥香撲鼻而來。
走進鎮坪縣城關鎮友誼村萬畝林下黃連基地,村民們一如既往地忙活著。
“我在這兒干活已經有兩年多了,150塊錢一天,還流轉了2畝土地,一年800塊錢。算下來,一年能掙好幾萬呢!”
每當走進黃連基地,撲面而來特有的中草藥香讓村民劉代英心情愉悅,渾身是勁。從整天圍著灶臺孩子轉的家庭主婦到產業工人,58歲的劉代英說,這是她不曾想過的。在友誼村,像劉代英這樣的村民還有很多,中藥材產業的發展,讓大伙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村民們的思想逐漸轉變,紛紛流轉閑置土地,在家就能照看好老小、謀劃好生活。
友誼村由原七坪村、友誼村合并而成,地處偏遠,林地資源豐富,僅村集體林地就有30000畝。當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22戶332人,以種養殖業及外出務工為主,村集體經濟薄弱,以水稻、魔芋、油菜種植為主導產業。
為發展壯大友誼村集體經濟、振興產業發展,不斷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鎮坪積極探索、因地制宜,與南江湖旅游開發公司合作,共同建設萬畝黃連基地。
城關鎮負責人介紹,這片超過萬畝的中藥材基地,由企業出資金、抓經營,集體出土地、入股份,農科所出人才、供技術,村民出勞力、賺工錢,兩年企業投資過億元、流轉集體林1.7萬畝、帶動百戶農民人均增收過萬元。
不僅如此,該鎮還依托友誼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積極探索中藥康旅資源與市場主體優勢互補、村企融合的發展路子,形成了以友誼村大湖溪高端民宿為主,白坪、竹節溪、坪寶村閑置民房改民宿為輔的民宿產業示范園。圍繞友誼村萬畝黃連示范基地,積極培育中藥、醫養、休閑、度假、觀光相互融合的康養旅游產業集群,形成樣板示范,為全鎮產業振興打造動力引擎。
近年來,鎮坪充分發揮資源和地利優勢,緊扣主體功能定位,強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將產業發展的重心轉移聚焦到藥材上,按照“一業主導、多業并舉”的發展布局,大力推進中藥材種植,走出了一條“園區承載、公司運營”和“公司+園區+基地+農戶”的路子,有效發揮了拳頭效應。同時,積極引進香港中域、常州方圓制藥、陜西醫藥集團等知名企業,加快推進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加工、振興藥業中藥產業城等一批中藥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1.2億元;蓮花苦蕎系列產品加工項目竣工投產,帶動全縣發展中藥企業15戶,發展中藥種養基地2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