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杜韋慰)隨著氣溫逐漸回升,鎮坪縣曾家、牛頭店等鎮的明前茶已進入采摘黃金時節。鎮坪縣農業科技服務中心為搶抓春茶采摘的最佳時間,提高茶葉的采摘質量和采摘效率,選派一批科技指導員到各大茶葉園區開展春茶采摘加工現場技術培訓指導。
茶園里,滿園的茶葉郁郁蔥蔥,剛冒出的新芽鮮嫩翠綠,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忙碌的采茶人身挎籃子,正在茶樹叢中來回穿梭,片片青翠的茶葉被她們嫻熟的指尖輕快地摘下,采茶人的笑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向陽春茶葉園區的總經理陳顯軍說:“我們正想著請老師來,沒想到農技專家們就來了。今年一批新茶農接觸種茶和采茶的時間較短,經驗不足,很想向專家請教一些茶葉種植、采摘方面的知識,希望借此幫助村民掌握技術,提高收入,增收致富。”
“采茶是有講究的,根據明前茶的特性,選取的部分應該是‘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因為這是茶葉最鮮嫩、含有茶多酚最豐富的位置。”農業科技指導員正在認真的為村民講解茶種培植和采茶知識,從土地的選取、施肥、淋水、除蟲、預防病害、采摘技巧等環節解答村民種植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村民李秀也表示,每人每天最多能采5斤茶葉,但如果按照專家教的科學采摘方法,提高采茶的質量,就可以增加收入了。農技指導員在茶園里積極與村民們進行互動,講授如何采摘和種植優質茶葉的技術,通過現場指導,解答村民的技術難題。培訓過后,茶農王大香頗有收獲:“老師講得很實用,通過培訓我們學到了科學技術,采茶更熟練了,收入還挺高的,即使辛苦點也很值得啊。”
據鎮坪縣小石茶業總經理石海君介紹,近幾年來,隨著茶廠的發展壯大,每年在茶園管護、生產加工方面的用工量也不斷增加,特別是到采茶季節,需要的臨時工就更多。這幾年茶廠每年發放采茶臨時工工資達20多萬元,支付員工工資高達100多萬元,不僅帶動群眾脫貧致富,還讓當地無產業、無門路的群眾實現了“在家”就業,穩定脫貧致富。目前茶葉產業已經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群眾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