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余丹丹
“今年我們把資本金投入到村上股份經濟合作社中,引進蜂蜜生產加工線,加工、銷售本地地道蜂蜜,通過企業合作的形式來壯大集體經濟。”談起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話題,鎮坪縣曙坪鎮雙坪村黨支部書記譚鵬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目前,廠房已建設完成,生產線正在安裝,產業園區已形成初步規模。”
近年來,曙坪鎮緊緊把握十九大提出“壯大村集體經濟”這一重要舉措,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實基層黨建、建強支部堡壘的重要抓手,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通過實施“黨建+”活動載體,最大程度發揮支部引領和黨員幫扶作用,凝聚力量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黨建+素質提升”,基層堡壘堅如鐵。“農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班子強不強,全看領頭羊”。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不但要有好班子,更重要的是支部書記這個“領頭羊”。在實施開展村兩委“一肩挑”工作中,曙坪鎮黨委嚴格標準條件,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把致富帶富能力強作為選配“一肩挑”人選的重要標準,讓品行好、能力強、作風正的優秀黨員和優秀人才選進村“兩委”班子。在組織村干部參加縣級輪訓的基礎上,還開展了鎮級復合型村干部培訓班,以此提高“一肩挑”村干部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
和平村黨支部在2018年因村級信訪矛盾突出,被確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村黨支部書記王文靜“一肩挑”后,從整治鄉風開始,重新制定村規民約,并要求村干部及家人帶頭遵守。廣泛開展各類先進選樹宣傳工作,堅決剎止歪風邪氣,弘揚“正能量”,全村矛盾信訪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為盤活村級集體經濟,村支部還引進企業,建立了南江源現代農業園區和漢江花木林業園區,引導群眾發展花椒、黃花、苗木等特色產業種植,一舉扭轉了落后局面,成為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領路人。
“黨建+產業增收”,發展路上黨旗紅。按照支部牽頭,黨員帶動,利用本地資源優勢、特色產業,采取扶貧資金、土地流轉、盤活資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入股企業和合作社等方式,創新“黨支部+專業合作社+產業基地+群眾”發展模式,把群眾有序、合理地組織起來,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逐步壯大、“百花齊放”。戰斗村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鎮坪縣圣峰藥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簽訂白芨訂單種植協議,整合全村土地資源,扭轉農民土地60余畝,集中連片發展白芨產業,僅此一項帶動全村貧困人口就業45人。桃元村黨支部采取“支部+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全村發展天星米種植100畝,蜂蜜飼養3000余桶,同時積極利用蘇陜扶貧優勢,在天星米深加工上破題。目前,天星米面條、天星米糕點已研發成功,蜂蜜養殖縣級現代農業園區也初具規模。
“黨建+清單落實”,高效推進有回應。為確保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高效推進,曙坪鎮堅持黨建引領,建立鎮、村兩級聯動的組織領導體系,成立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成效作為村書記述職民主評議、鎮對村目標管理考核主要指標的重要內容,作為村干部年度考核、評先選優、推薦“兩代表一委員”的重要依據。并按規定健全完善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決策、財務、分紅等機制,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繼承、有償退出權能。加大引導力度,通過挖掘增收潛力、創新增收渠道、推進村企結對等方式,拓寬和鞏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途徑。
在推進過程中,發現的難點問題,鎮黨委及時進行分析研判,會商問題解決途徑和方式方法。下發任務清單和問題整改清單,明確具體責任人和責任時限。以此增強村干部主動擔當、主動發展的意識,強化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的責任意識,確保把村級集體經濟抓緊抓實抓出成效,最大限度地發揮村級黨組織在發展集體經濟中的核心領導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