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汪名銘 曹丹丹
近年來,鎮坪縣不斷整合土地資源,堅持“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逐漸做大菊花產業,為群眾鋪就出一條新的增收致富路。
初夏時節,鎮坪縣曾家鎮桃花村正組織群眾搶抓時令種植菊花,覆膜、栽苗、蓋土……忙得不亦樂乎。從2018年開始,桃花村便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目標,通過流轉土地發展菊花產業。為組織好群眾,原村黨支部書記柏元理注冊成立了鎮坪縣鑫之譽種養殖場,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全村菊花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今年計劃種植菊花160畝左右,預計產量可達到3.5萬公斤。
村里有了菊花產業種植基地,群眾也就有了增收致富平臺。除了流轉土地,每到種菊、采菊、加工等環節,當地群眾還通過務工,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目標。桃花村村民柏忠霞的丈夫患有塵肺病,家中還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在享受到相關扶貧政策的同時,每到菊花產業基地種植、采摘等時節,她都會到基地務工,每天不僅有了一百元收入,而且還能照顧到家庭。村民張可秀和丈夫去年在菊花種植基地務工,兩人掙了6000多元錢。2019年,桃花村僅發放菊花產業務工工資便達到27萬元。
和桃花村一樣,曾家鎮向陽、陽河、金坪村也結合實際發展了菊花產業,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思路,2018年,曾家鎮引進鎮坪縣七彩菊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訂單收購菊花加工生產菊花產品,并以公司為引領,在各菊花種植村成立了專業種植合作社,形成了菊花種植、加工生產、銷售、品牌打造多元化產業發展鏈條。眼下,鎮坪縣七彩菊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正在實施無塵車間改造,2019年帶動曾家鎮種植菊花面積300多畝,帶動貧困戶39戶,2020年,公司計劃在曾家鎮種植菊花達到450畝,帶動45戶實現增收。
除了曾家鎮,目前,鎮坪縣其他鎮村的菊花種植工作也在有序推進當中,并堅持走“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路子,“小”菊花逐漸成為鞏固脫貧成效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