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產業發展為杠桿,以促進貧困個體(家庭)與貧困區域協同發展為目標的產業扶貧是促進貧困地區發展、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的有效途徑,是扶貧開發的戰略重點和主要任務。
目前,千山村產業扶貧工作已進入關鍵的攻堅階段,如何建立完善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是我村扶貧工作隊面臨的關鍵難題。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我村扶貧工作隊帶領村民進行了有益的創新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以“我在鎮坪有塊田-西航千山莊園”為代表產業的“東湖西園•南莊北社”的千山村“五位一體”產業格局。
按照“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種養基地+貧困戶”的“五位一體”產業幫扶模式,我村“美麗千山農民種植合作社”在臨時黨小組的帶領下集思廣益,不斷創新和探索,已建成由20畝油菜、40畝大蒜、2000棵桃樹所組成的種植基地,提高了20余貧困戶家庭收入。為了帶動更多的貧困戶發展種植產業,“美麗千山農民種植合作社”合作社為全村貧困戶免費發放大蒜種子。
為了消除村民顧慮,維護村民合法權益,確保村民增收,“美麗千山農民種植合作社”與每戶簽訂了大蒜種植合同,合同明確了大蒜種子屬免費發放,大蒜長成后合作社無條件回收等利民協議。為了讓村民更加科學合理的種植大蒜,提高大蒜收成,扶貧工作隊與村民來到了美麗千山農民種植基地,參觀并學習了大蒜種植方法,并現場體驗了大蒜種植技巧。
在十九大明確了農村“三變改革”的激勵下,千山村扶貧工作隊帶領全村黨員干部積極探索,全力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美麗千山農民種植合作社”在為千山村摸索出了“企業+黨小組+合作社”的產業運營模式后,又進一步為千山村落實“三變改革”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