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通訊員 石全平)6月下旬的連續陰雨天氣加大了陜南地區的汛情危險系數,6月29日,旬陽全域降雨有明顯增強趨勢,縣委書記梁濤迅速帶領相關負責人前往城區防汛第一指揮部,檢查督導防汛工作,并前往漢江、旬陽沿岸查勘汛情,并要求城區7大防汛指揮所和22個鎮防汛指揮部扎實做好科學預警,夯實“三到戶”,確保群眾安全。
旬陽境內河流縱橫、溝溪密布、山大溝深,該縣從縣域特殊的地理環境出發,因地制宜,堅持“工防是基礎,人防是關鍵”的原則,2009年首創山洪災害防御“三到戶”措施,從源頭上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情況掌握到戶:以村為單位,以戶為單元,對轄區內所有住戶的基本情況,如住戶位置、家庭結構、聯系電話等,進行普查登記,建立住戶信息庫,并據此劃定安全區和非安全區,特別是重點戶、重點部位,繪制示意圖,制定非安全區住戶、弱勢家庭和邊遠零散戶的救援措施,明確撤離路線和安置地點。
信息預警到戶:通過手機、固定電話、廣播、網絡等信息傳遞手段,由信息員及時地將各類防汛信息通知到戶,預警命令傳達到戶,使各住戶能夠結合實際提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同時,對現代通訊手段中斷情況下的信息傳遞問題,采用人工接力式傳遞辦法,即每個莊院至少確定1名人力信息傳遞員,在特殊情況下進行信息接力傳遞,解決最后一公里的信息傳遞問題
抽查督查到戶:上級防汛機構對下級防汛單位是否及時將信息傳遞給群眾、是否及時采取防范措施等情況,能夠直接檢查抽查到住戶,同時住戶能夠將所處位置的水情、雨情及險情及時報告給上級防汛機構,以便上級防汛機構科學指揮調度和督促檢查。
近年來,旬陽逐步對“三到戶”措施進行細化修定完善,狠抓落實,確保了旬陽人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