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田琳
聞道黃精熟,相呼又荷鋤。眼下,旬陽市白柳鎮佛洞村的中藥材黃精迎來了豐收期。剛吃過早飯,朱萬斌就帶著十幾個工人背著背簍、扛著鋤頭往地里趕。青山環繞的土地上,在村民們鋤頭揮舞間,一塊塊色澤黃潤、個頭肥碩的黃精“破土而出”,十分喜人。
“大家在清理黃精泥土時候要注意,不能弄斷了,不然就不好保存,也賣不出價錢了……”朱萬斌一邊組織村民裝袋、運輸,一邊望著堆成小山丘似的“寶貝疙瘩”,不自覺地揚起嘴角。
朱萬斌介紹,這一批2000多斤左右的黃精子種準備發往鄰鎮甘溪鎮,價格在8元左右,這一批子種能賣到1.6萬余元。
黃精又名爪子參、雞爪參,具有補腎健脾、益氣養陰、強身健體的功效,可以藥食同用,深受消費者青睞,是一味藥用價值很高的中藥材。
佛洞村平均海拔在1100米以上,氣候涼爽,土壤適宜,種植中藥材地理和自然氣候條件優越,四年前,朱萬斌看準了黃精種植市場前景,通過在線上看資料、現場學技術,慢慢摸索,逐漸掌握了種植技術。在村“兩委”支持下,他流轉20畝土地,依托“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種植黃精。從選種、移栽、除草、除蟲到采挖,他全程下足功夫、精心對待,經過4年的精心培育,今年朱萬斌種植的黃精可以采收上市。
“2019年冬天種下黃精苗時只有手指大小,如今平均每個黃精有三四斤,重的有七八斤。從目前采挖情況來看,畝產都在4000斤左右,每畝毛收入能達到3萬元。”朱萬斌高興地說,為自己當初的決定感到慶幸。
黃精的種植,不僅讓朱萬斌嘗到了甜頭,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新生活。“我這幾天都來幫朱萬斌家挖黃精,平時除草、施肥培土的時候也會叫我們來幫忙,一天有100多元收入。”村民任登濤一邊麻利地干著手中的活一邊笑瞇瞇地說,“今年我家也種了2畝黃精,從朱萬斌這里買的子種,他還指導我們種植,看著他收成這么好,我對收成也有信心。”
綠色農業路,富民“金鑰匙”。朱萬斌不僅是中藥材種植的“土專家”,更是帶領大家增收致富的“劃槳人”,他成立的旬陽市錦濠中藥種苗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大戶+散戶”的發展模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農戶參與種植,黃精已然成為當地群眾新的致富“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