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尤生銀
12月13日,走進仁河口鎮水泉坪,抬眼望去,千畝稻田里的老農們正忙碌著栽種油菜,繼續沿著干凈、嶄新的瀝青路往里走,河堤上新建的防護欄、新裝的太陽能路燈,一排依河而建整齊亮麗的農房,猶如淡墨繪出的一幅江南山水畫。
今年,仁河口鎮水泉坪被確定為安康市和美鄉村試點村。為將水泉坪打造成為生態和諧、產業興旺、環境優美、設施完善、鄉風文明的宜業宜居宜游和美鄉村,仁河口鎮扎實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以人為本、循序漸進、合力共建的基本原則,充分發揮獨特的自然景觀優勢和旅游景區建設基礎,以農旅融合為突破,打造田園風光度假村。
廁所改造,村容舊貌換新顏
“現在咱們村的環境可美了,夸張點說‘就連蒼蠅都無處藏身’”,水泉坪村民王霞洋溢著滿臉笑容說。“以前沿路的旱廁,夏天傍晚散散步,散出的臭味,好好的心情瞬間就沒了”。
由于長時間的生活習慣,水泉坪沿路殘留著農戶的旱廁、豬圈,影響區域的村容村貌。小廁所,大民生。鎮村干部、人大代表挨家挨戶做工作,經過多次協助解決,一座座嶄新的“旱改水”竣工。據統計,水泉坪“旱改水”廁所累計180余座,拆除旱廁60余座,新建公共廁所兩座。
綠色產業,讓老百姓端上“金飯碗”
環境大變樣,產業也得跟得上,經過多年的打造,2021年7月仁河口鎮水泉坪被評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又“接二連三”地被評選為全國重點旅游村、陜西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等系列榮譽,從曾經鮮為人知的“深度貧困村”到如今炙手可熱的“旅游明星村”。
“名聲起來了,前來打卡的游客多,留不住群眾也是件頭疼事”,鎮人大代表王繼華講述起當初的窘境。“現在不一樣了,露營地、茶園步道、溶洞酒吧、農村書屋、國學館、特色庭院等一批亮點項目建成,為游客提供了豐富的娛樂場所。”
建好是第一步,發揮作用才是最重要的。因地制宜,鎮人大代表曾文明創辦了旬陽市水泉坪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按照“黨支部+集體經濟+企業+農戶+x”發展模式,經營起西灣露營地,內部旅游業態得到有效豐富,推動集體經濟增效增收。同時,還積極申創旬陽市首家省級研學基地、電影繪畫基地、圖書館等特色服務,給水泉坪點綴更多亮點。
主動下沉,悉心化解促善治
“項目建設多了,牽扯到群眾的利益也多,老百姓的糾紛也多了起來”。群眾與代表同為連理枝,維護好每一位群眾的利益更是人大代表的職責。水泉坪為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基層良好治理格局,充分借鑒楓橋經驗、“321”等基層治理模式,發揮黨員、人大代表、網格長三方力量,共促和諧發展。
2022年,仁河口鎮橋上村一座標準化人大代表聯絡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與其說是代表與村民的一間“會客廳”,倒不如說暢通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架起的干群連心橋,打開了村民的心房。“以前遇到煩心事,找代表都是電話聯系,總感覺差點意思。現在好了,有了聯絡站,當面說心里暖滋滋的。”水泉坪村民老朱說話間對代表聯絡站豎起了大拇指。
“建設和美鄉村是扎實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生動實踐。水泉坪設施好、環境美、民風淳、治理優、產業強,人大代表作為群眾的‘代言人’,我們會持續做實民情日志,聽取群眾心聲,收集社情民意,將水泉坪建設成為人民群眾宜業宜居新家園”,仁河口鎮人大主席人選王定海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