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玲)旬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以“三個年”活動為抓手,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全過程,用行動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幸福感。
升級“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印發《旬陽市“一件事一次辦”實施方案》,梳理形成“我要開餐館”“我要開商店”等54個“一件事一次辦”集成套餐,依托“安新辦”政務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同步辦理,實行“一套資料、一窗受理、一次辦好”,讓群眾和企業辦事更便捷、更舒心。今年以來,共辦理“企業開辦”等一件事套餐1535件。
推行“一業一證”改革。6月份,先后組織工作人員前往西安高新區、白河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等地考察學習“一業一證”改革工作,根據旬陽市實際制定“一業一證”改革事項清單,以“我要開酒店”為例,將原所需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和《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合并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減少辦事環節,切實方便群眾。
推動鎮便民中心擴權賦能改革。以鄉鎮社會治理創新改革試點工作為契機,組織試點鎮趙灣鎮、白柳鎮工作人員跟班學習,簽訂政務服務事項下沉委托協議,指導試點鎮做好下沉88項政務服務的承接,并結合實際將48項事項下沉試點村級代辦幫辦,不斷提升基層政務服務水平和質量,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推行“容缺受理”,助力項目建設快審批。針對政府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階段,不再要求提供統一環評資料。針對申報債券、向上爭取類政府投資項目,在前期手續辦理時開啟綠色通道,推行“容缺+承諾”機制,為旬陽爭取類項目提供便利服務。截至目前,容缺受理政府投資項目批復63件。
開展“服務上門”,助力市場主體快落地。深入踐行調查研究之風,聚焦企業所需所盼,開展“服務上門”春風行動。從企業落地、規劃設計、廠區布局等方面,對企業實行“一對一”全程指導,將服務送至企業“家門口”,有效縮短企業落戶時限。
組建“項目管家”,助力幫辦代辦全覆蓋。針對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等,組建“項目管家”團隊,明確代辦內容、方式和流程,做好從項目落地、開工建設到竣工驗收的全生命周期服務。舉行2023年“項目管家”重點項目幫辦代辦簽約儀式,為旬陽市30家重點項目現場簽約,讓“項目管家”成為服務招商引資的靚麗名片。
窗口服務有“溫度”。政務服務中心推行“周末不打烊”、預約、延時等便民服務;7月中旬,旬陽市供電、供水、天然氣報裝和繳費業務進駐市政務中心實行“一窗受理”;8月初,自助體檢機入駐公安車駕管窗口,駕駛員檢證業務實現“最多跑一次”。
熱線服務有“深度”。12345熱線平臺工單的轉辦、督辦和回訪工作形成閉環,及時聚焦社會難點、熱點問題,主動開展民意調查。今年以來,旬陽市社情民意訴求服務中心共開展“公立醫院服務及運行管理滿意度”等5項專項調查,完成安康市12345便民服務平臺轉辦工單6787件,辦結率100%。
作風建設有“力度”。堅持開展“每月一學”“業務大講堂”等活動,確保學習制度化、常態化。采用“企業微信”打卡、現場“好差評”、電子監控和不定時巡查等方式,全方位加強窗口監管,倒逼服務提質。每季度對窗口工作人員工作紀律、服務態度、辦事效率等情況進行回訪,服務好不好,全由群眾說了算。深入開展“走流程、坐窗口、跟執法、優服務”活動。市稅務局、公安局、公積金局等9個單位“一把手”到廳開展“坐窗口走流程”活動,以工作人員身份坐窗口,以問題為導向優服務,現場發現問題13個,立行立改10個,3個持續完善改進。
創新服務理念、改革服務手段、提升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該局將持續擦亮“旬速辦”金字招牌,為旬陽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