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邱小雪)近年來,旬陽市神河鎮持續迭代升級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的“三聯”工作機制,探索推行“黨建+產業聯盟”發展模式,切實把黨組織“兩個作用”轉化為發展效能,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組織建在產業聯盟上,匯聚發展合力。圍繞烤煙、拐棗等五大優勢產業,探索建立跨村產業聯盟黨組織,匯聚和整合產業聯盟里各個產業經營主體的資源、資產、資金等優勢,不斷育強延伸五大產業鏈,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人才育在產業聯盟上,激發創新活力。產業聯盟黨支部根據農業企業、園區、市場和農戶發展需求,通過“院企合作+上級選派+田間培育+一線鍛煉”等途徑不斷招才育才用才。截至目前,該鎮在國樺食用菌園區建立了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引進食用菌產業方面專家21名,畜禽養殖方面專家7名,水產養殖方面專家3名。培育致富帶頭人33人、養殖能手35人、職業農民208人、能工巧匠等各類手藝人才305人。
服務落在產業聯盟上,激活內在潛力。產業聯盟黨支部積極組織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密切聯系鎮域企業,溝通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指導企業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協調解決企業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共協調解決企業用地、電力保障、技術推廣、市場開拓等問題50余件;通過“企育戶管”模式,組建專業服務團隊,深入基地和農戶開展技術培訓30余次。
成效亮在產業聯盟上,增強發展動力。僅國樺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基地務工、入股分紅、訂單收購、企育戶管”等五種益農帶農模式,帶動農戶386戶1736人增收致富,戶均增收11000余元,6個村集體經濟共增收15萬元,新增就業崗位300多個,累計向上爭取各類扶持資金近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