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李增芝)近年來,旬陽市林業局圍繞生態林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要求,從“四注重“入手,以培養林業產業化人才為重點,激活林業鄉土人才“動力引擎”,幫助群眾林業創業、林業致富,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注重統一管理,培育“業務專”鄉土人才。認真做好鄉土人才調查登記工作,建立鄉土人才資源庫。對全市林業領域鄉土人才進行全面普查,分門別類進行登記造冊,把分散在農村基層的“土專家”“田秀才”以及種養能手等鄉土人才納入管理和服務范圍。目前,已經建立“鄉村振興講堂”林業專家師資庫、“四聯”機制幫扶專家庫和林下經濟發展主體人才庫,通過幫扶服務和分類管理,不斷提高對鄉土人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水平。
注重資源整合,培育“業務精”鄉土人才。圍繞實施“五個群眾”和“三個年”活動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工程,從市林業技術推廣站選派業務精湛、技術嫻熟、口碑優秀的林技人員,深入農村生產一線,開展拐棗、核桃、桃李等特色林果、林下中藥材種植、林下種養殖等業務和技術指導。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向林業技術骨干、科技示范戶和產業帶頭人宣傳惠農政策,傳授先進技術。同時,積極選派致富帶頭人、林下種養殖大戶參加省市林業部門舉辦的相關業務技能培訓班,讓農村鄉土人才走出去“充電蓄能”,提升業務水平。
注重實踐傳授,培育“技能強”鄉土人才。積極對接并邀請省市縣專家教授組成“智囊團”到基層授課指導,采取集中與分散結合、課堂與田間地頭結合、培訓內容與群眾需求結合的“三結合”培訓模式,重點以拐棗、核桃、林下經濟、病蟲害防治等技能培訓為主要內容,舉辦形式多樣的“流動課堂”和培訓班,培育了一批能夠帶動特色產業發展的“技能型”鄉土人才。近年來,平均每年開展培訓班、專家講座、流動課堂20余場次,受益人員1500人次以上。
注重示范培養,培育“素質高”鄉土人才。有層次、分步驟地組織實施國家級和省級林業鄉土專家遴選和培養工作,重點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村集體經濟負責人、帶富能力強的農場主、種養業大戶等群體中確定對象,進行針對性指導,培育典型示范鄉土人才。目前,指導培育國家級林業鄉土專家1名,省級林業鄉土專家2名。同時,組織鄉土人才到陜西周至、楊凌、咸陽、商洛等地進行觀摩,學習當地獼猴桃、黃桃、紅仁核桃等特色林果種植、新品種水果培育、林下中藥材種植、農林產品深度加工等先進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