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包本安
近年來,旬陽市石門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努力打造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生態良好、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11月3日,走進諶家院社區居民諶德軍的小院,滿眼都是錯落有致的綠色,花木茂盛,農具整齊,地明窗凈,令人賞心悅目。而在開展最美庭院活動之前,這里環境可是另一番景象,蚊蠅亂飛、污水橫流……衛生環境堪憂。
“庭院雖小,折射出的卻是一個家庭的家風和美德,體現了一家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自從鎮上開展爭創‘最美庭院’活動以來,鎮村干部帶頭把自家庭院打掃得干干凈凈,我們村民也感受到環境改善后生活更加舒適,更加美好,在村里遛彎,都是花香讓我們心情也舒暢。環境好了,人的覺悟也提升了。”諶德軍說。
為了讓群眾從“要我干凈”到“我要干凈”的思想轉變,諶家院社區做了很多努力,通過會議動員、入戶走訪、帶頭幫干等形式,積極宣傳教育,引導村民革新觀念、革除陋習。讓村民了解改善人居環境對預防病毒傳播、美化家園的好處,環境的美化帶動了村民衛生習慣的改善,垃圾分類也悄然在村里流行起來。
“最美庭院”活動是石門鎮持續提升鄉村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系列活動的一個縮影。石門鎮通過建立“領導抓點、干部包村、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環境整治工作機制,探索出“黨建+人居環境整治”新路子,全鎮黨員干部作為美麗村莊的“排頭兵”,從領導干部帶頭到部門聯動,再到全民廣泛參與,助力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扎實推進。
“鎮紀委、黨政辦等部門不定時到12個村(社區)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暗訪督查,把存在問題的地方拍攝成視頻和照片,在工作群里曝光,讓后進社區‘紅紅臉,出出汗’,逐步形成比學趕超、你追我趕、以干促效的濃厚氛圍。”石門鎮組織委員劉忠信說。
石門鎮不斷擦亮鄉村靚麗底色。今年以來,石門鎮累計動員群眾500余人,改建農村廁所600余戶,清理農戶“三堆”20余處、殘垣斷壁1000余米、廢舊房屋20余間、各類生產生活垃圾50余噸;以“三榜一通報”為載體,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由“一時美”向“長久美”轉變,由“大整治”向“精細雕”轉變。
“我們始終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圍繞公共區域清理、農戶房前屋后整治、殘垣斷壁拆除、戶廁改(新)建等具體內容,全面推進環境衛生大整治大提升工作,為美麗鄉村‘提顏增質’。”石門鎮黨委書記張曉明說。
如今的石門鎮,垃圾少了,農村廁所提檔升級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鄉村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