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康
身穿紅馬甲,左手拿著鉗子,右手提著蛇皮口袋,肩上扛著鐵鍬……在旬陽市仙河鎮各村(社區)的疫情防控、環境整治、道路設施管護等工作中,鄉村公益性崗位人員成為鎮里的一道靚麗風景。
近年來,仙河鎮因戶制宜,針對就業困難人員及脫貧勞動力,通過設置公益性崗位,最大限度滿足基層治理需要,既讓脫貧戶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增加家庭收入,又為村級發展建設奉獻一份力量。
仰孝平是竹園河村的脫貧戶,丈夫常年外出務工,自己在家照顧年幼的孩子,收入來源有限。當村上要選聘保潔員時,村干部第一時間想到了負責任的仰孝平,安排她搞好以她家為中心2公里范圍內的環境衛生,既方便她照顧家庭,又能有一份長期穩定的工作。
面對筆者,仰孝平表示:“有了這份穩定的收入,對我家庭幫助很大,非常感謝政府的好政策。每天打掃衛生,看著村里環境越來越好,我的心里很開心。我一定會盡職盡責,把這份工作做好,請村上和工作隊放心。”
仙河鎮竹園河村黨支部書記栗時靜說:“結合脫貧戶自身特點和勞動能力,為他們量身選定公益性崗位,既增加了收入,又激發了其內生動力,也為我們村人居環境整治助力添彩。”
站在川流不息的仙河岸邊,吉家莊社區護河員程時海說:“通過政府和村里的努力,村里的河道變干凈了,河水變清變綠了,魚蝦也多了。能夠保護好一河碧水是我最大的追求,通過我的行動帶動更多人提升環保意識是我最大的快樂。”
仙河鎮主要負責人表示,公益性崗位的設置有效避免了“一兜了之”,是脫貧戶增加收入的途徑之一,不僅可以吸納更多人參與基層治理,補齊公共服務的短板,更進一步營造了“就業增收,勞動致富”的濃厚氛圍。
目前,仙河鎮共安置各類公益崗211人,主要涉及環境衛生、守山護林、巡河護水、道路養護等方面,既解決了群眾就業問題,又美化了村莊環境,實現了鞏固脫貧成效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雙贏。